有关近代史的问题问海研会就对了,陈悦来解答。
首先要理清的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并不是慈禧太后所说,而是出自1901年2月14日清王朝上谕中的一句话,这道上谕则是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出。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出现的背景内容中包含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一句的1901年2月14日清廷上谕,其出现的背景直接和当时的内外形势相关。
1900年,中国北方发生声势浩大的排外义和团运动,进而引发了8月间列强组成联军入侵中国的庚子国变。
随后,联军相继攻占了天津、北京等重要城市,清王朝无力抵御,乃至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被迫“西狩”躲避。
至1900年末,列强向清政府透露了可以议和的信息,并提交了12条议和草案。
据此,清政府开始与列强接触议和,由于草案中尚没有直接列明诸如赔款数字等具体条件,清政府即开始与列强接触,希望赔款要求不要过高。
1901年2月,清政府原则上接收了列强提出的12条议和大纲,接下来就要和列强详细讨论、订立具体的细节条款,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上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做出。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解读如果仅仅只是看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一句,确实容易让人产生清政府求和卖国无底线的印象。
但如果了解了上面2月14日上谕的出现背景后,这句话的理解就并不能这么简单做出,而如果看了2月14日上谕的完整内容后,就更会发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并不是我们传统理解的那样的意思。
如上所述,2月14日的上谕,是清政府要求参与议和、交涉人员在与列强讨论议和细节条款时,尽量设法减少赔款损失的背景下而产生。
而上谕中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实际上的意思是指考量中国的国力,以尽量少的损失去“结与国之欢心”。
对此,除了上谕做出的背景可资说明外,上谕本身的内容也很值得仔细阅读,相关的文字为:“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
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
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由此不难看出,电谕的实际内容是表示基本接受列强开出的十二条条款,但是对其中的细节条件仍有异议,命令奕劻、李鸿章就这些细节条件与列强进行谈判,要求既要保证议和,又要考量到国家的国力。
并不是指无下限的一股脑的尽国家的能力来满足列强的勒索。
在“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上谕作出后,奕劻、李鸿章等议和大臣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个上谕的真实含义。
上谕作出后,1901年4月19日,列强向中国提出了需要赔款4.5亿两的要求,清政府直接表示无法接受。
随后曾指示奕劻、李鸿章与列强尽量磋磨、交涉,以减少赔款数额,以及分期赔款利息。
从这些细节能看出,所谓的“量中华之物力”,并不是要把中华物力全部给予列强,而是指要考虑到自己的家底,尽量减少和议的代价。
(本回答参考了王开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新解,《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不管是慈禧所言,还是光绪批注,其实旨仍不过是奴颜卑膝,拿人民的血汗钱,讨好洋人罢了。
我们知道在腐朽没落的清朝未年,人民普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是中华儿女普遍現象,而满清高層对广大农民的敲骨吸髓毫不满足,还要进一步的搜刮民脂民膏“宁赠友邦,不与家奴”,说明个什么问题?。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于义和拳扶清灭洋之功不论,反把人民大众的爱国热情付之一炬,恰恰说明《辛丑条约》中的庚子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赔偿给拾壹个国家,是名正言顺,无可非议的了。
不仅打了无能滿清的脸,更是灭了人民反洋人的锐气,为以后家将不家,国将不国开劈不光彩的先例,而把国之人均一两白银付魔鬼,还美其名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好一个“结与国之欢心”,岂不是“置人民于死地”,无能无为的清政府,可恨可气可悲。
这样的政府,也只有死路一条,不足为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