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秋一雁声

边秋一雁声,第1张

边秋一雁声 诗人杜甫的秋夜忆舍弟。是秋边一雁声,还是边秋一雁声?

首先这是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诗名为《月夜忆舍弟》而不是秋夜忆舍弟。

其次是‘’秋边一雁声‘’,不是边秋一雁声。

最后我们来看看整首诗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秋也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诗人表达的是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毫无音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后白露时节思念更加浓烈,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第二句是:“秋边一雁声”,有些选集也有“边秋”一说,但最传统最正确的是“秋边一雁声”!因为秋是时间,边是地点。

前两句首联,点明时间地点,说自己在寒秋,在边远之地,隐含忆弟之情。

《月夜忆舍弟》全诗是: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参阅《唐诗三百首》等资料,可作如下赏析:首联写远离舍弟,远隔千山,战乱之中,不能相见,忆弟之情,自然悲而深切!古人用“雁序”、“雁行”喻兄弟,孤雁失群,则使人联想到兄弟分离。

况且在萧瑟寒冻的秋夜,在遥远的边远地区,孤雁念群的悲切叫声,听来更使人怆然涕下!因为漂泊在寒秋,流离于边远之地,杜甫对秋雁的悲鸣,有着一种特殊的敏感。

首联“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十个字,可谓一字一咽,字字血泪!首联是提摄全篇句子,既写忆弟之情,又揭示忆弟之由,那就是战乱(戍鼓断人行)。

杜甫是先写时间后写地点(秋一一边),我们不要太随便颠倒杜老的诗句!即原诗为“秋边一雁声”,而不是“边秋一雁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433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