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一名有二十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参加过省市各级优质课比赛,均获得一等奖。
对于题主的问题,我认为可以找出这篇课文,通过阅读本课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本课课后习题,以及参考《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版)》中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求,来判断教师教学是否达到教学要求。
分析本课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本课课后习题,来判断教师是否达到教学要求分析单元导读中的语文要素,确定学习重点如上图所示,这是第一单元单元导读,上面三行字指出了这一单元内容选材,都是大自然中生灵,写的是花苗鱼虫。
下面三行字是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主要强调了学习方法。
1、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指出了学习这些文章的方法,第一必须朗读;第二,还要在读的同时想象所读内容的画面。
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头脑浮现画面的能力,这是学习写景、物文章的重要方法。
2、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指出了学习内容即文中优美的语句,如何学习呢?体会!即理解优美语句所写的内容,并理解遣词造句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
3、试着把观察到的写清楚。
这是关于写作的目标。
但是,方法从何而来?都是从课文中而来。
所以,有经验的老师,会让学生在学习阅读时与如何把观察写清楚落实。
这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要落实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分析每课课后习题,判断教师教数学是否达到要求以上是第二课《燕子》课后习题。
1、第一题,边读边想象画面与单元语文要素一致。
并添加了背诵相应内容的要求。
2、读一读,记一记,涉及到偏正关系的四个短语,会读,会记,还要可以迁移运用。
3、涉及到摘抄记录优美生动的语句。
与语文要素的第二条相对应。
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
当然,也有例外,这是第四课《昆虫备忘录》的课后,只有会认字,没有其他的习题。
这样的课文学习,可以用一课时完成,读了课文,认了生字,理解了基本内容,就算完成了基本要求。
如果教师有经验,可以结合前面三课所学以及语文要素的一二,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语句,也可以与写作观察相结合。
但,这不做统一要求。
家长可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的课文教师这样处理了。
当然,通过学生作业也不能完全反应教师教学全貌,可以与教师沟通,指导孩子学习。
可以结合语文新课标第二学段的目标,来判断教师教学是否达到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版)》是教师阅读的一个语文教学大纲,专业性比较强,家长如果想看,可以到网上阅读。
但由于专业性比较强,如何和每一课相结合,不容易做出判断。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以上是摘录的第二学段阅读要求的前三点。
大家阅读会发现,第一涉及到朗读,这是每一篇课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第二,是学习默读和略读的方法。
每课如何落实,教师就可以因人而异了。
第三,理解词语。
这也是很关键的。
但具体到理解哪个词语,需要根据课后重要词语来确定。
由此我们看出,依据新课标来判断,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这是教师的专业领域的内容。
结语:阅读教学是否达到教学要求,可以通过单元导读中的语文要素提示、课后习题来准确判断。
同时,可以结合新课程标准中的学段阅读要求来理清。
但是,阅读教学毕竟是有一定科学性的,领域不同可能不好判断。
所以,建议家长多与教师沟通,共同提升孩子语文素养。
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助你。
感谢你的阅览,感谢你的关注,更多问题可以询问!
这位三年级语文教师的作法显然不妥,并没有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三四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是: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字词是构成句段篇的组件。
不识记生字新词自然不能正确理解课文,更谈不上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但三年级阅读课文的教学,既应重视字词的学习理解,更要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重视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注意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而这位教师的课文阅读教学,还只停留在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上。
这既是观念陈旧,没有认真学习把握《课程标准》的表现,又是不懂阅读教学规律,不懂阶段教学目标的行为。
奉劝这样的教师应该立刻行动起来,恶补《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弄清阅读教学目标的连贯性,努力实现“课程标准教材化,教材目标教学化,教学目标课时化,课时目标达成化”,把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到位,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