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邹还是文绉绉

文邹邹还是文绉绉,第1张

文邹邹还是文绉绉 古人说话是“文绉绉”还是“萌萌哒”?

既不文绉绉,也不萌萌哒。

一、唐代白话

代表文本:敦煌变文。

敦煌变文整体还很书面,只是杂入了大量的口语词汇。

如:拜了起居,再拜走出。

《唐太宗入冥记》了字逐步淡化了(liao)的实意,而成为语助。

又如称呼「阿婆」「阿爷」云云不胜枚举。

二、宋代白话《朱子语录》,各种高僧语录。

而且金朝由于文化落后,口语经常出现在书面文本之中。

比如金臣完颜粘罕对宋臣马扩说:见皇帝说:射得煞好,南使射中,我心上快活。

这就和我们现在说话很像了。

又金臣萧褐禄问宋使:秦中丞安乐么?此人元在自家军中,煞是好人。

这是在问秦桧的情况,语序也与现代口语无甚差别。

三、元明两代白话小说都出来了。

还用介绍了?如果非要介绍,那就介绍一下颇具特色的「白话圣旨」23333元代白话圣旨:当然,最昭示基情的还是这个: 宣差都元帅贾昌传奉成吉思皇帝圣旨: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别来,至夏日路上炎热艰难来。

沿路好底铺马得骑来么?路里饮食广多不少来么?你到宣德州等处,官员好觑你来么?下头百姓得来么?你身起心里好么?我这里常思量著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

癸未年十一月五日。

成吉思汗颁给丘处机的。

看看这圣旨写得,多亲切,多接地气。

至夏日路上炎热艰难来。

沿路好底铺马得骑来么?路里饮食广多不少来么?你到宣德州等处,官员好 觑你来么?下头百姓得来么?你身起心里好么?怕你路上热,怕你车不好,怕你吃不惯,怕官员招待不周。

啧啧啧啧,简直像在秀恩爱啊。

至于「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

」。

我已经没法再脑补了。

哈哈哈明代白话圣旨:朱元璋的圣旨,曾经刻在国子监的石碑上。

我不知那些终身读圣贤书,学制八股的儒生们,当年站在这块石碑前是什么感受。

恁学生每听着:先前那宗讷做祭酒呵,学规好生严肃,秀才每循规蹈矩,都肯向学,所以教出来的个个中用,朝廷好生得人。

后人来他善终了,以礼送他回乡安葬,沿路上著有司官祭他。

近年著那老秀才每做祭酒呵,他每都怀着异心,不明教诲,把宗讷的学规都改坏了,所以生徒全不务学,用著他呵,好生坏事。

如今著那年纪小的秀才官人每来署学事,他定的学规,恁每当依著行。

敢有抗拒不服,撒泼皮,违犯学规的,若祭酒来奏著恁呵,都不饶全家发向烟瘴地面去,或充军,或充吏,或做首领官。

今后学规严紧,若有无籍之徒,敢有似前贴没头贴子,诽谤师长的,许诸人出首,或绑缚将来,赏大银两个。

若先前贴了票子,有知道的,或出首,或绑缚将来呵,也一般赏他大银两个。

将那犯人凌迟了,枭令在监前,全家抄没,人口发往烟瘴地面。

钦此!

现代人应该不知道古代人实际是怎么说话的吧,只是在文言文课本里,觉得古人说话满口之乎者也 ,说话都得押韵脚,讲究对仗工整,说话行式讲究个礼,《论语》里,文人师生间一问一答。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还有最绕口最文邹邹的楚辞体,读许多遍或许还不能顺畅的读出来,很费解。

在稍微正经点儿的古装剧里,看到的现代人装扮的古代人说话也是含蓄内敛的。

但古代一般能学文著作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家,才能请得起老师,有机会接受教育,有钱买笔墨纸砚,古人著书作用的是文言文,就相当于我们现代人著书都用普通话,古人的官话是文言文,我们现代人的官方语言就是普通话,农民阶级是中国最底层的,人口基数最多的阶级,他们没有机会和经济能力去学习之乎者也,说话应该也是很随意方便的吧,总不可能街上卖菜卖水果之类的东西,都说,此乃浆果也,味鲜甜润,望君停立挑选之类的话,那可太慢了,折腾得慌。

古人说话到底是文邹邹还是萌萌哒,在于个人心里界定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443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