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将目光往授课教师聚焦。
教师妙语如珠,我们落力鼓掌;教师引吭高歌,我们欢声雷动;教师字体飘逸,我们赞不绝口。
我们期待教师多才多艺,我们盼望课堂激情澎湃。
我们仰望,我们崇拜,我们赞叹,然后呢?似乎就曲终人散了……才华横溢的教师毕竟是少数。
大部分教师,口才比不上演说家,唱歌比不上音乐家,写字比不上书法家。
然而,这无碍于他们成为好教师。
教师,或者更具体一些——小学教师,和其他职业的最大不同,在于他是陪伴与辅助儿童学习与成长的人。
打造学习环境、点燃学习热情、提供学习机会、指导学习方法,这才是一个教师最核心的专业素养。
顺着这样的思路,再来探讨:公开课,究竟该看什么?由“教”出发,可欣赏教师的教学技术,从中 偷师几招;由“学”出发,可观察学生的学习历程,从中琢磨思考。
前者很大程度上关乎教学风格,无法轻易模仿,容易东施效颦。
后者更多关注到教学本质,常能发人深省,促进专业思考。
个人而言,我更愿意由“学”出发,去看一堂课。
不管是别人的课,还是自己的课,我常会问:学生真的在经历学习吗?教师是在“导学” (引导学习)还是“替学”(代替学习)?教材的价值被充分开发了吗?“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真正落实了吗?从迷恋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可以参考下面梳理出的6条思路,作为大家观课的参考:1 )是相互聆听还是各自发表的课堂?2) 是对话交流还是回答问题的课堂?3) 是学生练习与试错还是快速回答正确答案的课堂?4)是教师具备文化敏感性的课堂么?5)是有探索和挑战的课堂么?6)是学生获得提升的课堂么?
曾经在学校“名校推进会”上,上了一堂公开课,面对全县中小学校长,我没有想着怎样表现自己,而将侧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导学上。
我让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自己解决生字词语,自己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让后是汇报交流,老师点拨。
最后对这堂课颇有争议,也许有人说,老师没什么精彩之处;也许有人说,这堂课不够热闹;也许有人说,这堂课注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要我自己来说,我一点都不后悔把舞台交给孩子们,我更愿意做一个幕后的工作者。
由这件事我们再来看评课,无非就是三个方面:学生、课堂和老师。
1、看学生一堂好课,我们的学生是真正的主人,是真正的学习者。
孩子们在老师引导下自学、讨论、交流。
他们在自己动笔,自己动手,自己动脑,自己动口。
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了某个新的知识点,学会了某种学习方法并能够很好地运用。
我认为这就是一堂好课的标志之一。
2、看老师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老师玩转变观念,不要再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更不是满堂灌。
我们观摩者要看老师怎样导入新课,怎样为学生创设情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怎样巧妙地设计过渡语,把教学环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怎样体现三维目标、把握重点、解决难点,怎样引导孩子自主学习,怎样激励性地评价孩子的回答,怎样全面地总结和有创意地拓展,怎样利用课堂生成有效地,收放自如地调控课堂,怎样处理偶发事件。
总之,老师的素养就在你的一颦一笑之中,就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就在你给学生鼓励的眼神中,就在你恰如其分的评价与点拨中,就在你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中。
3、看课堂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一堂好课不是停留在气氛活跃的层面上。
我们还要看课堂结构是否严谨,课堂条理是否清晰,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否得以体现,课堂上学生的学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完成练习的正确率。
总之,作为观摩者,要努力发现每一堂课的闪光点,发现每一位授课者的优点,感受他的教学风格,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不断总结、提高。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1977,让我们共同在教学旅途中前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