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奇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从古到今,江南地区一直被视为我国农粮作物之最大产地,自宋元起,甚至有“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之民谚流传于世。
然而到了明清时期,情况却慢慢发生了变化,“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亦成为新的社会现实(湖广系湖北、湖南之合称,而此处偏重湖南地区),那么此中究竟有何缘由呢。
从唐代开始,中国之经济重心南移至江南地区,并很快赶超了北方农业。
多数北方民众,为躲避中原地区之战乱,从而逃反至江南地区,不仅带来了众多的人口,同时亦带来了耕作之经验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再加以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使得本来便有不断发展趋势之江南农业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占据全国经济之重心位置,其中之重尤其在于水稻种植。
从此江南地区便成为全国粮食之后备地这一历史场景,最早便出现于南宋时期。
时人范成大曾于《吴郡志》中记:“谚曰:‘苏湖熟,天下足’。
”这里“苏”即苏州,“湖”指湖州。
另一位南宋文人陆游亦曾写道:“谚曰‘苏常熟,天下足’。
”此中“常”指常州。
可见当时江南地区生产之盛,时人皆闻。
然而到了明代,江南地区之农业经济发生了结构性改变,农粮经济不再占据绝大部分,棉、桑之种植与经营逐渐占据更大的比例,使得该地区之粮食耕种面积亦大大缩水。
用于种植棉花之土地增多,也推动了棉纺织业、丝织业之迅猛发展。
连环效应之下,江南地区市镇也急速涌现,许多农民成为了工商业者。
这时,日益萎缩的农粮种植已不能满足民众之用。
故而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而又温和湿润的湖广地区便抓住了机遇。
明人李釜源之《地图综要》记:“楚故泽国,耕稔甚饶。
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
”是为其地位之总结。
其实自明初开始,由于战乱,许多外地民众迁入湖广地区,此处成为全国流民集结中心之一,带来丰富生产力,同时双季稻、轮作复种制、垸田之利用,使得湖广地区产粮量剧增;同时湖广地区亦坐拥长江运输之便利,输送无碍。
此时正赶上江南地区农业经济之结构转型,湖广地区可谓迎势而上,继承了其之水稻种植中心地位,甚至日后江南粮食之供应很大程度上依靠着湖广地区的输送。
这其实亦可看作两个地区之产业转移、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朱瑞熙 宋代“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形成陆咸 从“苏湖熟、天下足”到“衣被天下”——明、清时期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张家炎 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两湖平原农村经济结构演变探异──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周瑞奇,辽宁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明清史方向硕士。
研究方向明清政治文化史,明清之际战争史。
(2014·宜昌)唐朝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最终形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局面,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时代是宋朝。
(2015·宜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折射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
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南宋时期。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宋代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