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唐代诗人李绅写下的两首《悯农》,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大部分人的启蒙唐诗。
而作者李绅悲天悯人,敢于为农民发声的可贵品质,也向来为人们所称道。
不过,当后来李绅官至宰相,已经有能力改变农民生活状况的时候,他似乎成了一名残酷的剥削者,不再奉行“悯农主义”了。
李绅这样的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悯农)要搞清楚这件事,就得从李绅的《悯农》说起。
李绅出身官宦世家,其曾祖父是中书令李敬玄,地位显赫。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随着后来李氏家族渐渐远离权力中心,等李绅出生时,他的父亲李晤已经只能担任县令这样的小官了。
李绅自小便有再次振兴家族的志向。
他勤奋学习,终于在后来中了进士,成为了当时的翰林学士。
有一年夏天,李绅回到亳州探访亲友,恰好碰见了同年中榜的浙东节度使李逢吉。
两人作为文人诗友,又是多年不见,自然免不了要交流一番。
当二人踏上亳州城东的观稼台后,李逢吉眺望远方,心有所感之下,当即吟诗一首,诗的最后两句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
这意思是说,假如升官就像登台一样简单就好了。
而李绅则将目光投到了田野中忙碌的农夫身上,在看到他们汗如雨下、辛苦耕耘庄稼的情景后,一时感慨万千,于是他便吟出了流传千古的《悯农》两首。
(李绅)在听得这两首诗后,李逢吉不禁在一旁拍手叫好,并且他还希望李绅能将这两首诗写下来送给自己,以留存今日同游的情谊。
实际上,李逢吉在听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一句后,心中就已经打好了算盘。
这句诗表面上是在悲痛农夫,但其实是在暗指朝廷无能。
像这种大逆不道的诗句,正好可以成为李逢吉高升的垫脚石。
于是在回京之后,李逢吉当即将李绅的诗句呈给武宗,告发李绅写反诗。
不过,武宗在见到诗句后,却认为自己“久居高堂,忘却民情”,反而李绅的诗是一种适时的提醒。
李绅由此而得到了晋升。
或许是这一个险恶的朝廷倾轧,让李绅心惊胆战,从此他性情大变。
开始变得为官暴戾,常常提升税目,鱼肉百姓。
而当日那位悯农伤时的那一份“初心”,已然早已记不得了。
(刘禹锡像)李绅在担任淮南节度使期间,当地百姓整日担惊受怕,很多人甚至背井离乡,选择奔逃向外地。
而当下属向李绅禀报此事之后,李绅却反而说:“用手捧麦子,饱满的总会在下面,而那些秕糠随风而去,根本不值得在意。
”除此之外,《云溪友议》中记载,李绅在发迹前,常常到一个名叫李元将的人家中做客,并且称呼李元将为叔叔。
而后来当李元将想反过来巴结他的时候,哪怕李元将自降辈分,称自己为“弟、侄”,李绅都是不屑一顾。
一直到李元将把自己称作“孙子”,李绅才终于接受。
而刘禹锡的《赠李司空妓》一诗中,也表现出了李绅生活奢侈的一面。
这个故事是说,刘禹锡受邀到李绅府上做客,李绅的歌伎将刘禹锡深深吸引。
因此刘禹锡希望李绅将歌伎赐给自己,于是他写下了“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这样的诗句。
意思是说,李司空见惯了这些排场,心中毫无波澜,而我这个苏州来的刺史,却早已经被吸引得断肠了。
后来诗中的“司空见惯”,则成为了一个汉语成语,形容看得多了不足为奇。
李绅背叛了自己的“初心”,最终也没有得到好下场。
最终,在朝廷倾轧中,李绅受到“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也算是报应吧。
(参考资料:《旧唐书》《云溪友议》《唐才子传》)
说起李绅这个诗人,或许有人觉得陌生。
但是提起“锄禾日当午”这首诗,可以说是无人不知。
李绅生于官宦之家,曾祖父李敬玄早期是唐高宗李治的侍读,后官至中书令,封赵国公,父亲李晤曾担任金坛,乌程,晋陵等地的县令。
可以说李绅是地地道道的官二代,但是在他六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于是李绅就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
但是在李绅15岁时,她的母亲也去世了,李绅从此过上了流浪的生活。
也许是李绅曾经流浪的经历,让他有机会接触底层百姓,有了深层的感受。
所以李绅写下了《悯农》这首诗,并被后来的唐武宗读到。
唐武宗很受感动,便封李绅未尚书右仆射。
但是李绅在这个位置还没坐热乎时,就被小人给陷害,被贬到瑞州做司马。
李绅也许是在这个时期受够了冷眼和漂泊,后来他的心思有了变化,他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他想往上爬。
所以最后李绅投靠了李德裕门下,成为了李党头马。
也就从这个时候,李绅一步步地走向权利的高峰,并且变得和以前就像是两个人似得。
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真的就像这首诗给我们的印象一样吗?今天就让有书君带大家一起走进李绅。
一、李绅士是一个贪图享乐,在生活上非常奢靡的人李绅做了大官后,奢靡享乐之心就腾腾地升起。
什么节俭啊,简朴啊,统统都抛到脑后了,享乐才是他人生的追求。
他将自己的府邸修的非常的华丽,而且他还在府中养了很多歌女供他享乐。
刘禹锡有一次参加李绅的宴会,酒喝到酣处,李绅就把歌女叫出来起舞弄乐,供大家欣赏。
其中一位美女和刘禹锡确认了眼神,刘禹锡就当场给姑娘写了一首诗。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其中司空见惯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司空是李绅的官名,司空见惯浑闲事,就是李绅对这种香艳纷奢的场景见的太多了。
可见李绅平时的生活有多奢靡。
不过李绅也没有辜负刘禹锡,直接把这个歌女送给了刘禹锡。
这样随意地转送歌女,可见他家里当时养的歌女不少,他平时的生活有多奢靡。
而且李绅的奢靡还表现在他的饮食上,他的每顿饭基本上都要花费几百贯钱,多的时候会上千贯。
而且他还喜欢吃鸡舌头。
但鸡舌头就那么一点点,所以为了让他吃的爽,每次厨子都会杀很多只鸡,以至于一吃鸡舌头,他家的后院的鸡就堆积如山。
而且这样的奢靡,还真是让人无法想象。
所以,那个写出千古名句让我们珍惜粮食的李绅,真是让人看走了眼。
而他本人却因为高官厚禄,被奢靡享乐蒙住了眼。
吃好的,住好的,每天花天酒地的肆意地享受着他的人生,肆意地浪费着粮食,金钱。
李绅终究是抵不过享乐主义的诱惑,忘记了自己曾经的初衷,忘记了勤俭节约的美德。
而他也在享乐主义中一点一点地沦陷了自己。
二、李绅骄傲自大,当官后目中无人年轻时李绅因为还没有登上仕途之路,他和一个叫做李元的人关系很亲近,并且李绅经常到他家里去吃饭。
李元呢,因为年龄比李绅大,而且混的也比李绅好,所以李绅经常称呼李元为叔叔。
当然李元也是没少接济李绅,给了李绅很多的帮助。
可是李绅当官后,架子马上就起来了。
脸是说变就变,比翻书还快呢。
李元因为李绅发迹了,也就上门来找李绅。
而且李元因为想巴结李绅自降了身份,谦卑的称呼李绅士兄长。
李绅摆起谱来是没完,他官职高了,可比李元不知高出多少,所以他对这个兄长这个称呼不满意。
而李元把自己降到侄子辈,称呼李绅为叔叔,李绅还是不满意。
那脸拉的长的,那说话的语气,一直逼着李元将自己降到孙子辈,称呼李绅为爷爷,李绅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对自己的同窗好友也是如此,一次他朋友的奴仆跟其他市民在街上发生了冲突。
结果他把奴仆和市民都给处死了,但是事还没完,他把那个奴仆的主人也就是他的朋友也给抓来了。
抓来之后,他厉声问道为什么来到此处却不来拜见我。
这样的场面和态度,把李绅的好友吓得直给他磕头饶罪。
不过李绅还是不解气,最后把他同学给一顿好打,放了回去。
由此可见李绅这个人真是心胸狭窄,当了官之后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他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恨不得把地位比他低的人都踩在脚下,让他们臣服自己,巴结讨好自己。
李绅的丑恶嘴脸可以说一步步地显露出来,真是一个心胸狭窄的小人心态。
这样的人会是一个好官就怪了。
三、李绅为官时非常阴狠,滥杀无辜李绅又奢靡又自大,他能是一个好官吗?接下来看看他的所做所为。
在李绅在淮南道当政时,学生们参加科考都是坐船来的。
一般这个时候,船家都想涨船价,毕竟学生都急着赶路,涨一点钱也无关紧要。
可是这次碰见了李绅,可能当年李绅也被船家欺负过,正好这次就来个新账旧账一起算。
可怜的船家,就因为一次提价,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扔到扬子江里淹死了。
就算是坐地涨价,也罪不致死呀,李绅这个官当得也真是阴狠了点。
李绅曾经经手了一件大案“吴湘案”。
因为当时他正巴结李德裕,而李德裕与吴湘有过节。
所以在接到有人举报吴湘贪污受贿,强娶民女时,李绅是审都不审,找个理由直接将吴湘抓入监狱,并判处死刑。
从这可以看出李绅这个人还真是很残忍阴狠的人,真是滥用职权,滥杀无辜。
他有着一个非常极端的性格,处事不分青红皂白,只是由着自己的性情。
就像前面他朋友的家仆和市民起冲突,他也是直接处死。
当官不为民做主,况且李绅这种阴狠的性子,在他管理范围的百姓也是很受罪的。
可以说李绅为官,是没有百姓不痛恨他的。
李绅奢靡,自大,阴险,这样的他是不会留青史的。
在历史上他只是留下淡淡的几笔,而且还是不好的评说。
后来吴湘的案件又被重审了,发现吴湘并没有强娶民女,虽然贪污,但是款项也并不多,所以罪不致死。
虽然李绅那个时候已经去世了,但是朝廷依然对他追究了责任。
削了他的官,并且让他的子孙不能进入仕途之路。
这样的惩罚,对于李绅来说其实也是自作自受。
虽然李绅这首诗影响很大,我们也经常会用它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
但是我们还应该教育孩子,做人要厚道,要清清白白守住道德底线,有时候可能一念之差,就变得贪婪骄横。
偏离了初心,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李绅的这种两面性人格,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同时也警示着我们每一个人,要谦虚踏实,不要被权力和利益迷失了那个原本的自我。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
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
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
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