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这则成语,用在今天早已背离了本有的意思,现在一说到这个成语,都是在讲某些人呆呆傻傻的,或者是突然受到什么惊吓和恐慌,一下子愣在那的样子。
实际上这则成语出自《庄子》,说的是那位贪玩的齐宣王爱好斗鸡,有一位叫纪子的有名的训鸡专家,专门负责训练斗鸡。
有一次,宣王偶得一只无比强悍的公鸡,他正准备直接带到斗鸡场去参加比赛,纪子看到了便说:大王这样仓促上阵,这鸡可就废了。
把这鸡交给我吧,我将可以把它训练成无鸡能敌的战神。
宣王听了很高兴,好啊,好啊,那就交给你训练。
十天以后,宣王来问纪子:我的鸡训练的怎么样了?可以上阵了吗?纪子说:不行不行,它现在一看到别的鸡,或听到别的鸡叫就跃跃欲试,战斗力十足,还要再等一等。
又过了十天,宣王又过来问:我的鸡训练的怎么样了?纪子说:还是不行,这鸡现在心神狂躁,火气还没有消退,遇到看上去比它强的鸡,它就要去斗一斗,还要再过些日子。
又过了十天,宣王又来问:这回怎么样了?难道还没有训练好吗?这次纪子说:现在应该差不多了,这鸡的骄气没有了,心神也安定了。
即使别的鸡在叫,在向他挑衅,它也好像没听见似的,毫无反应。
无论遇到什么突然的情况,它都会如如不动、不惊不慌,看起来就像木鸡一样,这样的斗鸡上场才可以所向无敌。
宣王于是就赶紧走近这鸡去看,果然发现它呆若木鸡。
宣王怀疑这鸡能带上场吗?纪子说:大王放心,尽管带上去,保准别的鸡见了它,转身就会跑掉,不敢和它斗呢!宣王将信将疑的把这只鸡带上斗鸡场。
果然,它不为外境所干扰,无论旁边的鸡怎么竖起毛、扑腾着翅膀围着它转,它都不为所动,直到来跟它斗的鸡搞得精疲力竭,它瞧准了对方的脖子,上去“咚”的啄一口,那个鸡立刻倒下。
因此呆若木鸡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人经过不断修炼,精神内敛,凝神静气才能所向无敌。
在文字上我们怎么去理解,甚至去曲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曲解了真理!我们可以把古语今用,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圣贤有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就按今天的意思去曲解圣人的本心。
这个是我们今天学国学要特别注意的。
所以今天学习国学,一定要走进原点,深入经藏,千万不能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呀!萃辰天心书院,愿国学智慧走进千家万户……
古人斗鸡,都是先由专人来训练,训练好了才送往斗鸡场。
训练斗鸡是个技术活,一般的人是弄不好的,要不把它给训死了,要不训残了,那可是要人命的!古代能养斗鸡的,不是国王就是贵族,你把鸡弄死了,搞不好自已就得掉脑袋!各国当中,最好的训鸡师就是纪渻子,周宣王许以重金让纪渻子为自已训练斗鸡。
纪渻子可不是省油的灯,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最后训练出来的斗鸡,呆若木鸡!周宣王将这训练好了的斗鸡送上战场,这鸡一亮相,那是技压群雄。
只见它走上前去,站在那里,犹如老僧入定,气定神闲,纹丝不动,呆若木鸡。
一股无形的杀气自它身上散发开来,嚇得其他斗鸡没一只敢上去应战,全在旁边直打哆嗦!这鸡绝对是斗鸡中的战斗机!已达斗鸡的最高境界!就象美国人的F-22战机一出,其它战斗机都得靠边闪!“呆若木鸡”为什么会被认为是斗鸡中的最高境界?因为这鸡已修练到家,能够让精气神内敛,已达通明境界,不为外界所动。
这精神境界的修练,才是此鸡技压群雄的原因所在!这就跟习武的人一样,功夫练到家了,任你在我面前张牙舞爪,我自屹然不动!已是达到了道家的思想境界,与道家的理论不谋而合!道家重精神的修养,这也就是庄子要说此典故的原因!现在的“呆若木鸡”,意思全反过来了!人要真到了“呆若木鸡”这阶段,完全是痴呆症的晚期,没得救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