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孟郊写了《登科后》,但孟郊考中的无所谓进士的一甲、二甲、三甲。
一,唐代诗人孟郊其人。
孟郊这个人,父亲做过小吏,家境清贫。
四十一岁才被推举应试进士。
此后两次进士科考试,都没有考取。
到了四十六岁时终于中进士第。
古人有“三十老名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说的是三十岁考中名经科,就是年纪老的了,五十岁已经是知天命的岁数了,很少有人考中进士。
孟郊四十六岁考中进士算是年龄比较大了。
孟郊虽然考中进士时年纪较大,但不是说他没有才华,其实孟郊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他的文学才华并不次于韩愈。
虽然孟郊是经韩愈推举后才有了名望的。
孟郊的《游子吟》等诗作,使用白描手法,不假修饰,感情真挚,深切感人,影响极大。
二,关于孟郊写的《登科后》。
孟郊与贾岛齐名,属于苦吟诗人。
遣词造句反复推敲。
诗作“诗境冷峭、造语瘦劲、情味苦涩”是主要特点。
苏轼有“郊寒岛瘦”的考语,就说的是孟郊的诗简啬孤峭。
孟郊四十六岁终于高中进士,大喜过望,觉得过去生活上的困顿,精神上的不安,都化为乌有,可以扬眉吐气,展翅高飞了。
于是他挥笔写下了《登科后》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人的得意洋洋,心花怒放,神采飞扬之情,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派生的“春风得意” “走马观花”两个成语则被后人所熟知。
三,关于古代科举中进士考试的一甲、二甲、三甲。
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时,是封建社会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到了唐代考试制度日趋完善。
唐代的科举考试,有明经、明法、明书、明算、进士等多个门类,以进士最是难考。
因为其他考试是某一领域的考试,比如明算,就明显是考算学领域的问题。
而进士则在专门学科之外,还得加上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和经世致用的内容,等于是全科考试。
所以难度极大。
但是,唐代的进士考试,有名次而没有所谓一甲、二甲、三甲。
进士考试的一甲、二甲、三甲的区分,是从宋太宗赵光义的太平兴国八年开始的。
《宋史·选举制》:“太平兴国八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进士始分三甲。
”进士考试的一甲、二甲、三甲,是三个等次。
其中,一甲是最高等次,只有三个人,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考中一甲的称为进士及第;二甲是第二等次,人数不限。
考中二甲的称为进士出身;三甲是第三等次,人数也不限。
考中三甲的称为同进士出身。
因为唐代进士考试,只有名次,没有一甲、二甲、三甲的区分。
所以,唐代诗人孟郊写了《登科后》,但孟郊考中的无所谓进士的一甲、二甲、三甲。
根据诗歌内容和孟郊生平,他写的《登科后》应该是他参加了封建时代科举考试殿试之后,被二甲录取后写的。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科举考试四个等级分别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乡试的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的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甲只取三名,又称三鼎甲。
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
这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三分之一,赐进士出身;三甲第一名也称传胪,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三分之二赐同进士出身。
孟郊的《登科后》是他中进士之后,史书上没说他是状元、榜眼或是探花,只说他是进士及第,那就是二甲无疑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