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意思

倘若意思,第1张

倘若意思 怎么样去理解《倚天屠龙记》里周芷若的这句"倘若我问心有愧呢"?

情窦初开时不问值不值得,只有喜欢不喜欢,而长大后只衡量着值不值得。

曾经看《倚天屠龙记》羡慕赵敏活得潇洒自在,责怪周芷若心狠手辣,而今却突然懂了周芷若内心的不安和卑微。

人最怕在某个时刻突然懂了之前理解不了的东西,你懂了那就意味着你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你不再如之前一般不染世故,长大成熟也是一种失去。

谁不想活成赵敏一样,但生活却让我们慢慢变了模样,成了如周芷若一般的人。

对待爱情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我偏要勉强”变成了“问心有愧”。

你不喜欢,那我偏要勉强《倚天屠龙记》中这样描写赵敏对爱情的执着。

在张无忌和周芷若成亲当天,她大闹婚礼让张无忌随她走。

范遥眉头一皱,说道:“郡主,世上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既已如此,也是勉强不来了。

”赵敏道:“我偏要勉强。

”就是这一句“我偏要勉强”让多少人对赵敏念念不忘。

我们从小接受的爱情观就是,得不到要放手,要学会成全,不要勉强。

但多少人内心深处想像赵敏一样,我偏要勉强一次又怎样?但我们习惯了想要假装不要,明明雀跃不已却假装淡定。

十七八岁时还会天真的追着自己喜欢的人跑,哪怕他没有表现出来喜欢,你依旧会耐着心情,浪费着时间陪他折腾,希望喜欢的人回头看看自己。

那时,你的喜欢你的勉强是让自己继续喜欢他,而不是如赵敏一般自信又执着的要求他必须和我在一起。

赵敏直率豪爽,敢爱敢恨,她会为自己争取,喜欢一个人就想法设法接近他,撩拨他,而不是默默守候在身边。

这样一个充满豪气的女子,不像其他人一般爱的矜持高冷,自然比其他人更为突出,容易吸引张无忌的喜欢,更何况张无忌本身就优柔寡断且多情,这时就看谁更加霸道强势了。

所以赵敏的一句“我偏要勉强”又何尝不是帮让张无忌选择,断了他的其他可能,只能和她在一起。

喜欢你,所以问心有愧深爱过一个人,错过了分开了,后来你再问我,还爱他吗?不爱了。

言不由衷的话,你没有再问,我也没有再继续说,我没说,我不是不爱了,是一直爱着。

爱过你 ,忘不掉你,无法当作一切未曾发生过,所以我问心有愧。

周芷若冷笑道:“咱们从前曾有婚姻之约,我丈夫此刻却是命在垂危,加之今日我没伤你性命,旁人定然说我对你旧情犹存。

倘若再邀你相助,天下英雄人人要骂我不知廉耻、水性杨花。

”无忌急道:“咱们只须问心无愧,旁人言语,理他作甚?”周芷若道:“倘若我问心有愧呢?”正是因为还在意,还放不下,心里有你,所以才在乎别人的言语。

我想,周芷若便是这样一直爱着,未曾忘记过,所以才无法坦然接受张无忌的帮助。

曾经看这部剧时,我一直认为周芷若心狠手辣,伤了那么多人,才会不断在梦中梦到灭绝师太警告她,不能和张无忌在一起。

现在看来,周芷若在这段爱情中一直很卑微,她谨慎小心、内心自卑、怕失去,背负的东西太多,所以她不敢像赵敏一样争取。

在张无忌抛弃她之后,她开始黑化,变得狠毒又绝情,可谁又知她也曾软弱、不安、害怕却渴望能被张无忌妥善照顾,可惜那个能让她有依靠的人离开了,于是她不得不让自己强大起来。

喜欢过你,差点就拥有你了,却又失去了你,心里还在乎你,所以我问心有愧,只有与你划清界线,我才能守住现有的平静。

所以,我只敢对你说,倘若我问心有愧呢?成年人的喜欢是不敢再勉强年少时的喜欢是,你不喜欢我,那我再争取几次,而成年人的喜欢则是,你不喜欢我,那我就放弃你。

年少时可以为了爱情要死要活,而成年人的爱情则是相互比拼演技,假装深爱着对方,实际却在各自权衡利弊。

你说,我的世界不能没有你,我不能失去你,我一定会对你好的。

我说,别逗了,都是骗小孩子的把戏,谁离开谁都照样活得好好的,我也对你好过。

你看,成年人的喜欢不仅是不敢勉强,是连付出都开始斤斤计较。

我们都从最初的,你不喜欢我但我喜欢你啊,变成了你不喜欢我那我也不喜欢你了。

再后来,我们心中都藏着别人,那个人是你自罚三杯都不肯说出口的秘密,是你忘不掉的过去。

所以,我们心中有愧,对现任有愧,更无法坦然面对藏在心里的那个人。

开始的开始,我们没能活成赵敏一样,明知不成偏要勉强一次,后来的后来却活成了周芷若,想得不可得,心中有愧。

你说,像周芷若也没什么不好,可我知道,你只是被生活磨去了棱角,再也不敢任性凭喜好行事而已。

你说,我们最终还是没能变成曾经喜欢的模样,而是活成了曾经讨厌的样子。

那也没什么不好,不是吗?是啊,只是感觉人生好难,生活好累啊。

“倘若我问心有愧呢?”这句话听起来有点辛酸,因为心里还有张无忌,所以她才会问心有愧,周芷若终究是个不够狠心的人。

张无忌在婚礼上抛下周芷若随赵敏离去,让周芷若颜面尽失。

当时的情况真的紧急到非马上离开不可的地步嘛,其实并没有,周芷若恳求张无忌先完成他们的婚礼就放他们离去,其实磕个头拜个堂能需要多少时间,有他们争执的那个时间婚礼早就完成了。

可见张无忌心里是犹疑的,他从来对自己的感情没有决断,甚至不愿意主动承担起责任。

于是,赵敏的逼迫,义父的安危就成了最好的借口。

周芷若心里应该是明白张无忌对赵敏的感情的,只是还不甘心,还是希望张无忌能够喜欢自己更多一点,所以她才一定要求张无忌完成他们的婚礼再走,逼他在自己和赵敏之间做个选择。

可是她还是高估了自己,张无忌跟赵敏走了,她的心碎了一地,于是她发狠要和张无忌恩断义绝

单就策略来说,她输给赵敏了,她输就输在她不如赵敏了解张无忌,赵敏拿准了张无忌的性格,每一步棋都下得很准,把张无忌吃的死死的。

如果婚礼上周芷若能够换一种策略,索性大方一点,他走就让他走,反正他们的婚约还在,以张无忌的性格绝不会主动与她解除婚约,反倒会因为她的大方而心生愧疚。

张无忌对待女人的态度是:不抛弃、不放弃、不主动、不拒绝。

他对蛛儿如此,对小昭如此,对周芷若也是如此。

他是个害怕承担责任的人,主动权都交给了别人,蛛儿离开他因为他并不是她喜欢的那个,小昭离开他是因为要救她的母亲,而他和周芷若之间也是周芷若自己选择与他解除了婚约。

多么完美,都是你们自己选择离开他,他没有任何错,于是他就能心安理得地和赵敏在一起了。

赵敏太了解他了,她知道必须自己掌握主动,才能让张无忌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跟自己在一起,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她偏要强求,就是这种破釜沉舟的强势才赢得了张无忌。

赵敏比周芷若技高了不止一筹,周芷若的策略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她明明有机会杀赵敏却因为顾虑重重而没有杀,她明明该服软的时候却偏硬逞强。

既然选择了恩断义绝,又何必要找宋青书这个替身;既然选择了恩断义绝,又何必再对张无忌手下留情; 既然选择了恩断义绝,又何苦再说这一句问心有愧。

有爱却求而不得,所以问心有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513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