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的这句诗,单从字面理解:横看是岭,侧看是峰,远观为低,近观为高。
其深刻内涵道出人们观察事物处的角度位置不同,那么对事物的认识就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自然不同。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认识观点也就不同。
比如对于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
开发商主张建别墅旅游渡假村,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和价值,这样的话势必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而政府则强行治理无序开发,乱圈乱建行为,以保证山常青,水常绿。
商人以商家的眼光,以取得最大利益链为目标,政府则以大局为重,以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为理念,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遗产!正是: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结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北宋苏轼《题西林壁》,全文如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哲理诗,借用庐山美景,来表达一种人生的哲理。
苏轼,字东坡,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但一生仕途坎坷,三次被贬。
这首诗写于第一次被贬,由黄州贬赴汝州,经过九江,游览庐山,即兴创作。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了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表面意思从正面看,它是一道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它是一座巍然耸立的险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不同的形象。
这句告诉我们,人们观察事物立足点、立场的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主观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真面目。
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