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区别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区别,第1张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区别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第一,在地球上产生的年代不一样,两栖动物约产生于距今3.7亿年前,爬行动物约产生于3.1亿年前;第二,在生物学上,它俩属于不同的“纲”,“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重要分类层级;第三,以上两条,就让这两类动物“差之毫厘,别以千里”了。

具体来看—— 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属于“两栖纲(Amphibia)”,是鱼类进化到爬行类动物的中间类型,也是脊椎动物从水生转向陆生的第一个类群,还是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共同祖先。

现存的两栖动物包括蛙、蟾蜍、蝾螈、蚓螈和鳗螈。

其中最小的是古巴蛙,体长不到12毫米。

最大的是东亚的大鲵,体长达160厘米。

两栖类的种数,少于任何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纲。

它们的结构变异很大,分布于全世界,但大多集中在热带地区;个别科和许多属仅见于热带。

蝾螈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只有一个科在中美和南美北部也有。

雨蛙科最北分布到加拿大西北部的沼泽地;蛙科除南极、新西兰和格陵兰外,其他地区皆有分布。

这个纲的大多数种,都喜欢独居生活;不过蛙类大多在春、夏两季扎堆儿一起鸣叫,可将数百米至一公里之外的其他雄性和雌性“喊来”。

大多数两栖类在繁殖地与其栖息地之间进行季节性的迁徙运动。

如从比较干燥的小山边转移到某些池塘或山谷的小溪流中。

两栖类中的多数种类,具有水生幼体阶段,然后经变态成为陆生的成体。

个别特殊种类终生贪恋水生生活。

某些种类无水生幼体阶段。

蚓螈和大多数蝾螈体内受精。

鳗螈是体内还是体外受精尚未搞清。

除少数例外,大部分蛙类和蟾蜍都是体外受精。

大多数蚓螈产卵于陆上;水生种类卵胎生。

鳗螈和多数蝾螈产卵于水中,其余蝾螈产卵于陆上、洞巢、腐木或潮湿的碎石中。

蛙类的护卵方式各种各样。

在北温带,大多数种类产卵于池塘或溪流;许多热带种类护卵的方法很希奇。

有的将卵产于地洞里,待蝌蚪孵出后,雄蛙将小蝌蚪放在背上送到水中。

有些种类的雌性背上有一个特殊的小袋,卵被放在小袋里直至孵化。

雄性达尔文蛙将卵放在声囊里发育成幼蛙。

这个纲的动物,皮肤柔软,无鳞,无腺体,对干燥特别敏感。

所以,潮湿的环境是其主要生态需要。

虽有少数种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但大多数种类至少在陆上生活一段时间,或在潮湿的碎石下,或在水域附近。

个别种类陆栖性较强,但亦不能完全脱离潮湿的环境。

两栖类起源于距今4.1亿年前的总鳍鱼类。

3.7亿年前的上泥盆纪,最早的两栖类鱼头螈爬上了岸,鳍变成了有五趾但又短又粗的附肢,其尾有些象现代的肺鱼,尾鳍有鳍条的支持。

它们的化石已在很多处被发现。

陆陆续续还有不少原属鱼类的动物,爬到岸上,成为了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属于“爬行纲(Reptilia)——脊椎动物中的一个纲。

体外披着鳞片或者骨板。

用肺呼吸。

体内受精。

心脏四腔。

胚胎发育过程中有羊膜形成。

爬行动物皮肤干燥,缺乏腺体、表皮组织分泌出角质层(鳞片)而真皮中则发育出骨板。

鳞片及骨板的排列是分类依据之一。

骨骼系统的发育与脊椎动物的一般模式相一致——具有骨质的头颅、包含脊髓的脊柱、围护内脏的肋骨、以及肢骨(蛇的肢骨退化了)。

爬行类的一大特点,就是头颅除了下颌关节外,还发展出一些其他关节,骨与骨之间可以有轻微的移动。

下颌有多块骨,仅牙骨上长牙,位于下颌后侧的关节骨与方骨构成关节。

这种可动性,使爬行类的口能大张,吞食较大的捕获物。

牙均为长圆锥形而少分化。

毒蛇有毒牙。

循环系统的特点为心脏四腔,心室内虽多为不完全的分隔(鳄为完全分隔,但来自肺的氧合血,与来自全身的未氧合血基本不相混,但龟中有轻度相混)。

呼吸系统比两栖动物发达,用肺呼吸,呼吸表面积由蛇至鳄逐步增大。

大多数爬行类靠移动肋骨改变胸腔容积来呼吸。

但龟肋与外壳融合,只能靠体侧肌肉的舒缩来改变体腔的容积。

消化与排泄系统与一切高等脊椎动物相似,具备口、食管、唾液腺(在毒蛇中一对转化为毒腺)、胃、肠和泄殖腔。

由后肾发育为成体肾,水生爬行类排泄铵,陆生者排泄尿酸。

爬行类可以改变眼睛水晶体的位置和形状以调节视力。

鳄及大多数蜥蜴听力佳,但蛇不能感觉气导的声音。

龟有无听力还无定论。

许多爬行类的鼻部及口顶部的雅各布森氏器(梨鼻器)是灵敏的化学感受器,可用以探测食源。

而蝰蟒、巨蛇等则具探测环境温度微小变化的热能感受器(如蝰蛇鼻孔与眼之间的颊窝、许多巨蛇和蟒的唇窝),可用以查知环境中的温血动物。

现今所知的最古老的爬行类为杯龙类,出现于距今3.1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末期,各类爬行动物均为其后裔。

双颞窝类从古生代二叠纪出现一直延续至今。

龟鳖类的祖先出现于二叠纪,分布于非洲和欧洲。

鱼龙出现于三叠纪,生活于海洋,分布于相当现在的北美洲和欧洲西部。

恐龙以及现存的喙头目和鳄目也都出现于三叠纪。

恐龙在侏罗纪已很繁盛,至白垩纪达于顶峰。

翼龙出现于侏罗纪,至白垩纪亦已称霸于广大空域。

中生代末期这些巨型动物全部绝灭。

爬行纲现存约6000种。

中生代,蜥蜴已出现于大部分大陆,蛇类亦已在某些地区出现。

距今2.25亿年的上三叠纪,鸟类已经出现;同时,哺乳动物也产生了——相比体型更小的哺乳动物取代大部分爬行动物,特别是硕大体型的爬行动物种类,已成为大趋势。

(图片来自网络)

科学爱好者报到。

爬行动物源于两栖动物。

年代上,爬行动物出现的时候,两栖动物已经诞生一亿年以上了。

这两种动物外观很相似,实则完全不同。

这里只说最显著的区别:它们的生存繁衍与水体的关系。

两栖动物之所以被称作两栖,就是因为它们的交配、产卵和发育必须得在水中进行。

它们的卵没有外壳,雌性在水中把卵产出的同时雄性给卵授精。

孵化出的幼体需要完全在水中生活一段时间才能爬上陆地,在此期间它们是用腮呼吸的。

(有些两栖类动物则终身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比如一些种类的蝾螈。

)成年后,两栖动物开始用肺呼吸空气。

以蛙类为例,成年后,它们的腮完全退化,只依靠肺(皮肤辅助)呼吸了。

两栖动物无法彻底适应陆地生活,它们即使能完全离开水体生存(如蟾蜍和树蛙等),繁殖时也是要回来的。

这一局限大大阻碍了它们种群的扩散。

爬行动物则拥有了完离开水体生存、繁殖的能力。

它们的卵覆盖着一层钙质防水硬壳,受精卵在里面发育完全后破壳而出。

刚出生的幼体就能用肺呼吸,在陆地生活。

有些回到海洋的爬行动物进化出了更为先进的繁殖方法:卵胎生。

比如已经灭绝的鱼龙类。

↓海龟们算是“回去一半”,所以它们仍然要上岸产卵。

除此之外,爬行动物的心脏更加先进,已经有了不完全的瓣膜,而两栖动物的心脏原始得多,无法长时间行动;一般爬行动物的皮肤干燥、防水、有鳞甲,而大多数两栖动物的皮肤覆盖着粘液,很多都有毒。

比如这只箭毒蛙↓我是科学爱好者章北海,不列公式,不堆数据,让科学不再枯燥无聊。

欢迎点击头像,浏览更多问答、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523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