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句话出自于《礼记·曲礼上》。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意思是这样,邻居家办丧事,你就不要从事生产活动,要按照礼数去参加吊孝,表示哀悼和安慰。
邻居如果有人当天出殡,你就不要公开的唱歌作乐。
其实,原文还更多:墓不登垄,助葬必执绋,临丧不笑,揖人必违其位。
望柩不歌,入临不翔,当食不叹。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
适墓不歌,哭日不歌。
翻译一下就是:如果你去墓地,不要随便爬上别家的坟头,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如果你参加葬礼,必须要帮助死者家属助挽柩车,以表示自己愿意帮忙;参加葬礼时候,不可嬉笑,这也是不礼貌行为;同人打招呼作揖,必须离开原位,正儿八经的行礼,以标准尊敬、礼貌;看到别家运输棺木的灵车,无论认识不认识,不能随意唱歌;去别人家参加葬礼,不可当作若无其事,随便敷衍;面对食物,不要哀叹,等等。
以上都是古代甚至民国时期的基本丧礼的礼貌,上到皇帝老子,下到贩夫走卒,人人都要遵守。
需要说明的是,即便你和这家办丧礼的人家关系恶劣,甚至存在很大仇恨,也要遵守这些礼仪。
因为这是最基本的礼貌,在当年来看是做人的根本,不能因为你仇视和鄙视别人,就不去遵守。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说法并没有任何错误。
任何人,哪怕是大奸大恶的坏人,此时死去了亲人,都是很悲伤。
人既然大家都是人,这种人类基本感情也是共同有的。
所以即便你们有矛盾,在这种时候也不适合火上浇油、幸灾乐祸。
将心比心,如果你的亲人死了,邻居肆无忌惮当着你面嘻嘻哈哈、唱歌跳舞,你是什么心情?在古代,不顾这种礼法肆无忌惮乱来的,基本都是农村二流子、地痞流氓这种流氓无产阶级,不登大雅之堂的非主流人士。
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永远不会过时,老祖宗说的有道理。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
意思说,左邻左舍,有人死了,最好暂时不要在石臼里舂米,弄出大响声来,实在要舂米,又唱号子,也要小声一点,唱号子不能再欢乐的,只能唱悲哀的;村寨里有殡葬事,就不要在村头巷尾高歌,唱欢乐的歌曲了。
做人要明理,有同情心,要懂得换位思考,知道关心人,有礼仪道德,互相理解,与人为善。
邻有人死,要表同情而哀,再不能欢快而唱。
简言之,用今天话说就是:邻死不捣来,里葬不高歌。
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了,五十之下的人很少见有舂米的了。
我小时还常舂米,我老屋里就有石磨,石臼。
那时一边舂米,一边唱着欢快的歌儿,很有节凑,能忘却时间,忘却劳累。
在旧时,邻有人死,而你不顾,还去舂米唱乐歌,弄出不悲哀的歌声来,是对人极大不尊,不同情,是很不礼貌无道德的行为,是会被谴责的。
邻里有人死了,要知道死者为大,要表同情而悲哀,不能显快乐而高歌。
人无同情心,不懂礼仪道德,就会犯众怒众憎。
人是群居的,要相互理解,相互体谅才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