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通缩和通货膨胀有点相反。
通货膨胀大家见得比较多。
就是货币发得多,物价上涨等等。
货币通缩就是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至下跌,造成通货紧缩。
经济学家们认为,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恶性的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如何辨别货进入通缩呢? 一般认为,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
有三个要素:一是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二是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面衰退。
这种观点被称为“三要素论”。
解决通货紧缩的对策要么是自由放任,企业破产后的强制恢复,要么是增加货币供给,利用通货膨胀的方式助其恢复。
通货紧缩—熟悉的“陌生人”通货紧缩:市场上流通钱少了,到人们口袋的钱也少了,钱更值钱了,物价一段时间下跌了,这种经济现象叫做“通货紧缩”。
经济学家得出:长期的通货紧缩对经济有明显的伤害,会抑制生产和投资,从而导致失业率走高和经济衰退。
马克思—是第一个观察到它,并且记录下它的人通货紧缩最早出现在马克思的1867年9月《资本论》中,他认为通货的膨胀和收缩可能由经济的产业周期引起,可能由流通中的商品数量、价格变动引起,可能由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引起,还可能由于技术因素引起。
很可惜!他没有说出造成通胀和紧缩源于货币的供应,但也提到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和价格变动(债务紧缩就是由价格变动引发的)。
虽然没有找出具体原因,但他已经开始注意到了通胀和通缩的经济现象,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在马克思之后,凯恩斯论将一理论继续发展,并且将它们与货币政策联系在一起!得出了三个新的成果!(1)他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完整观察到了“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演化过程,并且得出了国家的货币政策是根本原因。
他于1923年在《币值变动的社会后果》中分析了1914年到1923年英国物价水平的变动,1914年—1923年间,金本位制的解体和“一战”的爆发,各国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随后都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
从1920年起,重新恢复对其金融局势控制的那些国家,因为不满足于仅仅消灭通货膨胀,从而过分缩减了其货币供给,于是又尝到了通货紧缩的苦果。
”(2)通胀和通缩是“天秤”的两端,两者都会损害经济发展;“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害,……两者对财富的生产也同样会产生影响,前者具有过度刺激的作用,而后者具有阻碍作用。
(3)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具有“杀伤力”。
通货紧缩有个叫“再分配效应”是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的,一般来说:企业主需要借钱,在通缩的环境下融资成本高企,企业主更愿意保留现金而不愿扩大生产,因为现金比劳作得到的收益更大,此时会减少借款。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通缩现象——“债务”通缩!他认为企业的过度负债是导致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主要原因。
在经济的繁荣时期,企业家为追求更多利润,会过度负债,而在经济状况转坏时,企业家为了清偿债务会降价倾销商品,导致物价水平的下跌,出现通货紧缩。
这又会使企业利润减少,生产停滞,失业增加。
而失业的增加,会使人们的情绪低落,产生悲观心理,对经济和生活丧失信心,更愿持有较多的货币,居民和企业的这种行为将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这样恶性循环,必然出现企业大量破产,无法偿还银行债务,造成银行倒闭的危机。
历史会重演——换了“马甲”你就不认识了吧?大家有没有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经济泡沫破没之后,长期的“通货紧缩”,被称为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它就是典型的—债务通缩,日本居民在当年的经济泡沫破没之后,居民因买房欠下银行大量的债务,很多银行直接破产,幸存下来的银行也出现了巨量的坏账。
这就造成是消费端(居民)和生产端(企业和银行)同时因债务原因:都倾向保留现金,居民不愿消费,企业不愿生产,造成愿意存蓄,不愿借贷的现象。
当年美国走出“大萧条”的方法:解决通货紧缩的对策要么是自由放任,要么是增加货币供给,利用通货膨胀的方,式助其恢复。
2012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安倍经济”何其相似。
对于“通缩”大家是不是有了一些了解。
现在中国房价维持高位,一家6个钱包都给了房子,而企业和家庭的负债率也在不断走高。
如果在不抑制房价,未来会不会引发“债务通缩”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经验分享不易哦,喜欢的话点赞+关注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