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蟹腰!昨天看到有人问了沈阳三好都是哪三好,今天又有人问是三好街隔壁的五爱街都“爱”什么?看到问题时,我心里瞬间闪过的旋律就是“爱你到天荒地老~”我很小的时候,家就住在五爱街附近。
那时候每到周末,我妈就会拉着我去五爱街逛逛。
我小时候的五爱街还没有现在这样划区分明的百货大楼,当时都是连着的大棚子,好多商家在里面做生意,特别热闹。
那时候在五爱街穿梭,最常听到的几句话就是“来来来,借光了,借光了,压脚啊!”或者“借光,借光,油了,油了”。
话里话外都有“借光”,可见去那里的人实在太多了。
其实,你要是问我五爱街名字的由来,那可就有年头了。
其实这条街也算是和三好街的街名“一母同胞”吧。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时规划南湖附近地区的时候,就想打造成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
当时在如今的地王国际花园古今还有建筑学院,在如今的盛华苑文化路家乐福附近还有工业学院。
现在只剩下音乐学院、东北大学、鲁美,还有二中健在了。
不难看出,当时规划沈阳的城南,这里书香满园,科研成风。
所以,那时候希望大家都五讲四美三热爱,所以希望大家都争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所以就把附近的两条街定名为“五爱”和“三好”了。
在沈阳的本地土著,可能对这个名称已经有点麻木了。
对他们而言“五爱街”不是一条街,而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沈阳人独有的记忆。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五爱街还真是一条街。
刚刚改革开放后,很多人开始在这里摆地摊、做买卖、当倒爷儿,而且生意还越来越兴隆。
最开始的时候,有十几个小摊卖日用品和针织品,这在当时就形成了一大排的路边摊,这也就是传说中的马路市场。
或许这就是“五爱街”由一条街名变成一个地名的开端。
后来越来越多的商铺加入了“五爱街”。
在1989年的时候五爱从路边摊变成了大棚子。
商铺们有了自己的经营场地,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经营条件改善了不少。
上世纪90年代的五爱市场可以说是火爆了,那时候五爱市场在凌晨2、3点就开张,中午12点左右就下行,去晚了,可就什么都买不到了。
当时就连很多外国人都会挤进去血拼。
如今的五爱市场已经看不到大棚子了。
由于近几年电商的冲击,生意似乎很难回到过去那种火爆的程度。
但是去那里的人依旧非常多。
每到周末更是人挤人。
所以对于沈阳人来说,五爱街是一段回忆,一个符号,和一种情怀。
以上是我的答案,欢迎评论!
沈阳“五爱街”的前世今生。
沈阳的五爱街和五爱市场有很多人整不明白,经常混为一谈,外地人更是蒙圈。
经常有一些人下了火车,打车去五爱街,其实他是要去五爱市场。
好心的出租车司机会问一下,你是去五爱市场还是去五爱街。
有些司机却不管那套开车就走,把你送到五爱街。
闹成纠纷。
其实,司机也没毛病。
有很多沈阳人也弄不明白,五爱街和五爱市场的区别。
今天咱就说五爱街。
五爱街是沈阳南北二干线南端的起点,从五爱立交桥和五爱隧道开始,往北到南运河桥北侧,与文艺路交叉口为止。
大约二公里多,这一段为五爱街。
再往北就是风雨坛街,沿风雨坛街往北一点五公里左右,与热闹路交叉口才是五爱市场。
最早的五爱街,只有七百米左右,即从文化路口到文艺路口。
早年这里是一条很窄的马路,只有双向两车道。
路东是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和林业土壤研究所;路西是辽宁省建筑工程学校,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建筑大学。
和沈阳二中。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命名这条街道的时候取名“五爱街”。
五爱一词来源于一九四九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宪法。
中国全体公民必须共同遵循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的简称。
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