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贬官黄州第三年,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七月游览黄州城外赤壁时写的。
面对赤壁江山形胜,缅怀当年周瑜、诸葛亮的显赫业绩,想到自己身处贬官逆境,空有才能而一事无成,触景生情,借怀古抒发了胸中的愤怨和对人生幻灭的感叹。
苏轼的这篇作品在文学史上曾受到极高的称誉,被认为是扩大了五代和北宋初年词只表现伤离送别、男女恋情的那种“樽前”、“花间”的狭窄题材。
把山川景物、感旧怀古等写进词里的所谓豪放派的代表作。
由于它的艺术性很高,所以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
这篇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主要是强烈的建功立业和政治失意、一再遭贬的处境所造成的矛盾、消极苦闷以至悲哀幻灭的心情。
从作品中我们看到,苏轼热爱祖国如画的江山,倾慕历史上那些建过功业的“风流人物”,但却感慨自己徒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有为的年华已过,自己仍位居下僚,身处逆境。
在贬官任所虚度人生,由此产生了没落、幻灭的悲哀。
作品中感慨时光流逝惋惜风流人物的烟没,叹息自己早生华发,都是这种思想的表现。
苏轼的这些思想不是通过抽象的空洞的说教表现的,而是利用形象的、生动的艺术形象渲染的,所以,无论过去和现在它都很容易引起没落阶级和那些因追求功名利禄而失意的知识分子的共鸣。
既然这首词表现了这么多的消极思想,为什么它还为历代推崇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有较高的艺术性。
首先,他在抒情词中描写了人物形象,这里所说的人物形象是指除抒情主人公以外的形象,这在文学史上有开创意义。
其次,在抒情景物的描写上,表现了苏轼在语言运用方面极高的艺术造谊。
这就是把这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推崇为豪放派代表作的原因。
谢邀。
后人一直认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开一代豪放词风之先河。
有人说它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有一代武将的英雄本色。
有人说它淋漓悲壮,击碎唾壶,极尽豪放之志。
东坡有一次问身边的人,我的词和柳永比怎样?对方说,柳永的词只适合十几岁的小姑娘唱。
而学士的词须关西大汉,拿着铁板唱“大江东去”。
可见,在世人眼中,苏轼的这首词的确为其豪放词中的代表之作。
这首词的豪放之处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其一:写景雄健壮阔。
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三句,写江岸嶙峋的峭壁直插天空,江中波涛汹涌,水花飞溅,状物气势飞动,撼人心魄。
其二:抒情悲壮豪迈。
这首词题为怀古,实际是通过凭吊古人,通过怀念古代的英雄豪杰,以慨叹功业难就的茫然,表达了一种世事苍茫的悲壮情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开篇即感叹时光无情,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结尾更是发出无比沉重的感慨,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我又能怎样呢?只有,以酒解脱,以酒祭奠江月罢了,表现了对难以施展抱负的激愤和悲壮情怀。
结束语:本词名为吊古,实为自伤。
羽扇纶巾的周郎,谈笑间就能轻松建立功业,而我为什么就这么难呢?身处黄州的苏轼,虽在贬谪之中,仍不忘叩问人生。
词中蕴含着他仍希望用世的崇高之美,和又无可奈何的悲壮之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