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是完全反对简化字,只是对现行简化字感到深深的不满与遗憾。
中華民族图腾式的、标志性的那一些字才是不该被简化。
比如國家、漢字、禮義、華夏、龍鳳等。
在那个极左思潮盛行的年代诞生的简化字,能有多少科学性可言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完下面的分析。
一、严重违背六书的字我能够接受“帆、体、旧、泪、龟、购、肤、灶、尘、郁”等遵循“六书”原则的简化字(部分原本已是俗字或意义差别不大的通用同音字)但是最无法接受邓、刘、对、圣、观、鸡、观、戏等违背“六书”的简化字。
这类字都是将一半的偏旁用“又”、“×”符号代替。
使得许多原本符合六书的汉字,被随意地不负责任地用粗暴的符号进行替代。
既然漢=汉,觀=观,鷄=鸡,那么为何: 灌≠汉 溪≠汉?为何國家之國如此神聖的字要直接用日本漢字的国?时(時)、标(標)、际(際)、挂(掛)、爷(爺)这些字本来也不难写,是典型的会意加形声字。
简化字莫名其妙的要破坏他们的结构。
二、常用字简化不规则导致书写和认知混乱的字隋、随、髓、堕……这估计是简化的最不彻底的一批常用字,小时候老师要强调很多遍这些字声旁的区别,到底是写成“有”还是写成“左+月”让人感到傻傻分不清楚。
还有盧简化为卢,我也赞同了。
但瀘、顱也简化成了泸、颅,为何驢、爐、廬、蘆却变成了驴、炉、庐、芦。
完全没有系统性嘛。
人为的造成难学难记。
而且一点也不形声!三、不同音、不同意的字简化合并造成的读音模糊和或歧义的尽管(盡?、儘?)树干(干?、幹?)……这些词在港台不会念错,但是在大陆却是最容易被念错的词。
还有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些邪恶段子,就是利用了简化字带来的歧义,诸如:我下“面(麵)”给你吃、“干(乾)”妹妹等。
(脸红掩面)麵字,也是非常非常好的一个会意形声字,不但不难学,还能学到知识,知道麵条,灰麵是小麦制成的。
心脏(臟)中国人心都脏了吗?臟字虽然难写了点,但是宝藏之藏不是没有被简化吗?心臟,臟腑,人身之宝也,何须多言,看一眼,讲一次就记住了,为什么要去和脏乱差搞到一起?生薑,从艹从畺,会写僵,疆,缰,还不会薑么?一目了然的会意字形声字,为什么要和姓姜的姜合并?生薑蒜是植物,和羊女有半毛钱关系吗?山谷和稻谷(穀)有半毛钱关系吗?头髮和發财 书卷和席捲 眼睛睏和困囚 前後和皇后 公里和裡面 酒麯和弯曲 屋舍和捨掉雲雨和人云亦云 醜陋和子丑寅卯 北斗,升斗和鬥争 如果因为門和鬥太过相似,大可用异体字鬦来作为正体嘛!颱风和飓风一样是风的名称,可不是台湾来的风,很多很多人小时候都认为是台湾的风吧!颱字被消灭了,飓风却保留了。
奇哉怪哉!还有很多很多搞笑的同音乱合并!不过,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要搞这些牛头不对马嘴的同音合并。
漢字简化的最初目的就是要消灭漢字,搞拼音文字嘛四、不考虑汉字的本意一些汉字被盲目和机械地简化,比如“羆”字,本意是一种大型熊类,从汉字结构上拆分是“四”+“熊”,却被编写简化字表的砖家叫兽们当做了“罷”(罢)+“灬”,于是机械式地简化成了“罴”。
五、造成社会困扰的简化字肖(萧)姓、付(傅)姓、代(戴)姓、闫(阎)姓等曾经被二简字给害了的姓氏(尤以肖简化得最彻底),导致原本一家的人,成了两家。
而叶姓、葉姓,寧姓、甯姓等因为不同音不同意的字简化合并为一个字,导致原本不是一家的,成了一家。
(最近关于宁泽涛的姓怎么读,一群专家和网友开始在网上撕开了。
)六、不系统且特别丑的简化字这个纯属个人视觉感官。
比如“兰”字,简是简单了,可是奇丑无比!蘭亭序,蘭花,多么风雅雍容的名词。
换成兰字,真是掉了几个档次! 而且而且,澜阑斓镧都没有简化,拦栏却简化了。
由此引申:看看下面和阑共有“柬”的几个字却被搞成了另一种模样:“揀”字右半部按照草书简化成“拣” 后其丑无比,书写起来也很麻烦,老师教小朋友写这个字也很费时,因为要区别东字嘛。
其实,煉,練,揀,都是会意和形声字,左边表意,右边形声“an”,那个东不东的偏旁算什么玩意?然而,其繁体写法“柬”,虽然笔画多了点,但是看起来舒服,写起来也更方便,砖家们又没有将独体字“柬”进行简化。
而且 “谏”字也没有简化右边,真是奇形怪状,毫无系统毫无规律的乱搞瞎搞!
为什么台湾和香港至今还要沿用繁体字?当时因为国民党战败,蒋介石率领一批人逃到台湾,不想与大陆共和,想自成一派,对大陆推行的政策,他们都予以反对,这里包括反对使用简体字,所以一直沿用官方的繁体字。
而香港则是因为当年还未回归祖国,正处在英国殖民统治,理应不会推行中国的简体字政策,等回归祖国后,因为多年习惯的原因,就一直沿用繁体字到现在。
早在1935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就正式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9条。
在1952年周恩来总理连同刚刚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委员,对我国汉字进行了一次由繁到简的改革。
在通过《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后,并开始着手收集、整理编制《汉字简化方案》,于1964年公布最终《简化字总表》,并在1986年10月,经国家语委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又重新发布了《简化字总表》。
在华夏历史上,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而且一直都是我国的官方文字。
那么,中国当初为何要把繁体字改成简体字呢?有书君是这样分析的:基于当时的国情考虑,中国在刚刚经历重创后,经济实力薄弱,再加上中国又是个农业大国,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都在贫穷落后的农村,所以导致大部分人都是文盲。
为了更好的建设国家,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加强文化的普及教育就成了人们首要解决的重要任务。
而“扫盲”就成了那一时期的热潮,不管是在工厂,街道凡是有人的地方都会有识字和学习文化的扫盲班。
但问题来了,那些笔画繁琐的繁体字,对于本身没有多少文化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难写又难认。
为了让大部分人民群众能够更快更好的学习到文化知识,于是就出现了文字的简化改革和汉语拼音的普及,而这样的改革使国人的识字率提升了九成。
在此基础上,才有能力学习更多的更高层的文化知识,从而掌握科学技术,实现科教强国的战略目标,复兴中华。
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文化在经过不断的演变更新后,变得规范化和统一化,便理所应当的成为了传承人类文明的工具。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语言文化,更何况香港是后来才回归的,而台湾一直都自成一派,作为主张和平民主的祖国来说,开始都没有要求他们文字统一,现在更不会,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他们怎么方便怎么使用,我们不做过多阐述,更不要政治化,因为我们自始至终是一家!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