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璘

李璘,第1张

李璘 李白、李璘为何要起兵造反?

李白写诗是一把好手,可是搞政治却一塌糊涂。

早年他到长安找官做,小官看不上,只愿意做宰相。

结果被唐玄宗当成了御用诗人。

李白很不爽啊,于是写信威胁领导:老大,不给个宰相做做,我就不干了!唐玄宗冷冷一笑:呵呵,我天朝大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既然你不干了,这个月工资我给你算全勤,去财务室结账吧。

李白一下子就懵了,本来只是想要升职加薪,结果把铁饭碗还给搞丢了!可是这老脸不能丢啊,江湖上那么多朋友都看着呢!于是乎李白得了一个赐金放还的美名。

结果人到中年,李白还遇上了安史之乱。

大家都在逃难的时候,李白忽然发现自己又有了做宰相的机会,因为他遇到了永王李璘。

一、李白分不清形势,莫名其妙就上了“贼船”。

唐玄宗李隆基有30个儿子,其中23个长大成人。

永王李璘排名第16位,才能也一般,所以不管怎么算,都轮不到他来做皇位接班人。

此外唐玄宗当时的太子李亨,跟永王李璘的关系很特别。

李亨排名第3位,比永王李璘大了9岁。

而永王李璘的母亲早逝,所以一直是李亨亲自把这个弟弟拉扯大的,两个人的感情别提多好了。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永王李璘跟着唐玄宗一起跑路到了四川。

而他的哥哥李亨则在灵武登基称帝,也就是唐肃宗。

唐玄宗一夜之间成为了不负责任、只懂跑路的太上皇,而李亨却成了肩负平叛重任的明主。

所以说历史是瞬息万变的。

你说唐玄宗心里能服气吗?当然不能服气!他可是杀过3个儿子的父亲,现在被儿子抢了江山,他自然打算要扳回一局。

因此唐玄宗二话不说,就要把自己的所有儿子都分封为各地的节度使。

这是什么意思?当然就是给唐肃宗李亨捣乱呗!这些儿子手里都有了军权以后,自然就可以跟李亨抗衡了。

永王李璘,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唐玄宗任命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治所在江陵

权力不可一世,基本总领江淮集团。

当时整个江淮地区的赋税全都囤积在江陵,手里有了权力,现在又有了这么多钱,是个人都会想到谋求帝位。

所以永王李璘在这个时候便开始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集团。

也就是说在唐肃宗李亨登基以后,永王李璘被唐玄宗当q使,成为了割据一方的诸侯。

这事儿跟造反已经没什么太大区别了。

而李白这些年写了那么多诗,名气非常大,永王李璘觉得他是个宰相之才,于是就把李白请到了自己的府里担任幕僚。

这两个不懂政治和军事的人碰到一起,其实最终肯定是没有好下场的。

而57岁的李白,纯粹就是被永王李璘给拉下水的。

二、永王东巡其实就是割据自雄,没什么好洗的。

因为他是李白,所以不少人就都想给李白洗白,认为这事儿不是谋逆。

其实我们用理性思维去看待这件事,就会发现,这不是谋逆又是什么呢?这么几件事可以佐证这一点。

事件一、永王李璘不听唐肃宗的安排。

首先唐玄宗还在四川待着,其次太子李亨已经登基称帝。

按理说永王李璘总该要归这两位管辖吧?结果人家偏偏不这样,非要在江陵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甚至有人建议永王李璘,直接在江南建立东晋王朝那样的江山。

唐肃宗让永王李璘回四川到唐玄宗那儿去,结果永王李璘压根就不理睬唐肃宗,两兄弟之间的关系从此就崩了。

事件二、永王李璘带领大军东巡。

于是乎唐肃宗便让高适担任了淮南节度使,让来瞋担任淮南西道节度使,专门负责收拾永王李璘。

双方大战一触即发,安史之乱还没结束,他们内部就先要打起来了,这可真是新鲜。

永王李璘得知唐肃宗的这一安排以后,立刻带着大军东巡,其实就是要灭了高适、来瞋的兵马,这还够不上反叛吗?事件三、永王李璘攻打吴郡、广陵等地。

吴郡太守李希言写信质问永王李璘的意图,结果永王李璘立刻派兵攻打吴郡,同时派遣大将攻打广陵。

这已经很明显是在谋反了,毕竟这些地盘可都是唐肃宗李亨的地盘。

甚至连丹徒太守阎敬之都被永王李璘给杀了。

所以说李白这个时候跟着永王李璘,那不就是跟着他对抗唐肃宗李亨嘛!但凡稍微有点政治常识的人,也该明白这一点,李白的确帮着永王李璘对抗朝廷,是正儿八经的谋反。

三、《永王东巡歌》成了李白的政治污点。

永王李璘战败是必然的结果,但是李白却浑然不知。

那你支持就支持好了,结果李白的职业病又犯了,非要给永王李璘写诗唱赞歌。

写就写好了,结果李白一口气写了11首《永王东巡歌》的组诗,最可气的是,李白的名气太大了,这些诗一眨眼功夫就传遍了天下。

所以当时天下人都知道李白在给永王李璘打工。

大哥啊,你好歹低调点好吗?难道真的就不计后果地摇旗呐喊?万一永王李璘战败了呢?结果如你所愿,永王李璘果然战败了,因此李白的宰相梦再次破灭。

我们来欣赏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吧: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把永王李璘比喻成了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雄主,甚至比他们还要雄,直接跟唐太宗李世民有的一比。

吹牛是文人的本分,但是吹过头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永王李璘战败以后,李白也成了政治犯,下了大牢。

总结:从唐肃宗对李白的处理来看,李白压根无足轻重。

唐玄宗虽然导致了安史之乱,但是这位老哥看人的水平还是比较准的。

他知道李白就是个喜欢打嘴炮的才子,让他写诗骂人他是好手,让他搞政治,绝对不行。

所以李白在唐玄宗这儿混来混去,都只是个御用诗人,没什么大出息。

难道到了永王李璘那儿他就脱胎换骨了吗?当然也不是,李白依旧在政治上没有作为。

唐肃宗对李白的处罚其实也比较轻,关了一段时间后就给放了。

但是由于有政治污点,所以永不叙用。

此后李白便开始四处流浪,再也没有了归宿。

唐肃宗知道李白翻不起大浪,所以也没打算对他动真格的。

当然了,李白在政治场上一塌糊涂,但是在文学场上,却成了一颗永不坠落的明星。

再过一千年,李白还在闪耀,可那些搞政治的人呢?他们给后人留下什么了吗?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王朝陷入了兵荒马乱的烽火之中,唐玄宗逃到了四川,李白也躲在庐山隐居。

恰巧这时,皇室永王李璘带领大军东巡,李白被征辟当了幕僚。

之后,永王欲学东晋故事,割据江南称帝谋乱,不幸被部下反叛,战死大庾岭,李白则被抓进了浔阳监狱。

后来,李白因参与永王东巡叛乱被连累,无缘官场。

史料是这点史料,深入挖掘才发觉,“李璘谋反”事件一直是历史学界的谜题。

一,李璘是不是真谋反?历史学界一贯认为李璘是造反的,他们依据的是唐朝官方给出的标准答案,甚至唐玄宗也公开斥责永王造反,后世很多史料也说永王欲学东晋故事谋反割据。

玄宗称永王南下为:“擅越淮海,公行暴乱。

违君父之命,既自贻殃;走蛮貘之邦,欲何逃罪?据其凶悖,理合诛夷”。

《国子司业严公墓志铭》书写为:“永王璘,阴有吴濞东南之乱。

”历史既然定性李璘为谋反,那么,我们看看当时的情况。

据《新唐书·李璘传》记载,安禄山造反时,玄宗下诏,命令永王为荆州大都督,又兼领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李璘到江陵赴任后,招募得几万人马。

江淮乃大唐赋税重地,李璘眼馋这块肥肉,想据为己有。

却说太子李亨在灵武那边,竟然已经继位为肃宗了,他察觉了李璘的野心,下诏命这个兄弟李璘赶紧放下一切,去四川觐见太上皇玄宗,出乎意料的是永王李璘拒诏了。

注意了,这里有很多信息隐藏,那就是太子李亨即位,是没经过玄宗同意的,是强行称帝的;但是玄宗已经失去了威望和人心,尤其是军方势力偏向了太子李亨。

玄宗没有实力反对,只能被迫接受这个结果,但他肯定不甘心放权,于是历史学界猜测,李璘就是玄宗反对新皇李亨的一枚棋子。

因此,肃宗下诏,叫李璘去四川和老爹玄宗相聚,李璘拒诏不遵,是得到了玄宗的授意。

这就是著名的“玄肃之争”假说的一部分。

其实,“玄肃之争”是史学家们猜测的,并不存在。

为何说不存在呢?大家请看这则诏令:“颍王、永王、丰王等。

朕之诸子,早承训诲。

……今者皇帝即位,亲统师旅,兵权大略,宜有统承, 庶若振纲,惟精惟一。

颍王以下节度使并停。

其诸道先有节度等副使,并令知事。

仍并取皇帝处分。

李岘未到江陵,永王且莫离使,待交付兵马了,永王、丰王赴皇帝行在。

”——《唐大诏令集·卷36》这则诏令是玄宗入四川2个月,肃宗已经即位后,玄宗亲自颁发的。

从诏令可以看出,玄宗就是为了加强新皇的权力,发出了停止这些实权藩王的诏令。

既然并非“玄肃之争”,那么李璘是真的谋反咯?要不为何后来玄宗又公开说李璘是谋反作乱呢?(肃宗剧照)我们看史料,李璘在东巡之中,有一句“携儿女及麾下遁去”,说明他是带了一家老小的,问题是他若谋反,进军广陵的话,是不可能带家眷的;其次,若是谋反要占领地盘,在地方守军还没反应过来前,应该是奇袭或速战速决,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战果,史料却记载李璘在和李希言书信往来;最后,“璘与偒登陴望之,有惧色”,说李璘父子他们看到广陵三千守军在阅兵,就感到了畏惧,这根本就不像谋反。

那不是谋反,永王去东巡干啥?江夏郡太守元结给出了答案,他上表说,朝廷怀疑永王作乱,却不知永王是为了防御盗寇(安禄山乱军),才带兵东巡的。

希望朝廷明察。

下面摘抄元结的上陈表部分:“近日(永)王以寇盗侵逼,总兵东下,傍牒郡县,皆言巡抚。

今诸道节度以为王不奉诏,兵临郡县,疑王之议,闻於朝廷。

臣则王所授官,有兵防御、邻郡并邑,疑臣顺王,旬日之间,置身无地。

”——《全唐文·为董江夏自陈表》结合《旧唐书·肃宗本纪》里说的,“贼将阿史那承庆攻陷颍川郡,执太守薛愿、长史庞坚。

甲辰,江陵大都督府永王璘擅领舟师下广陵。

”这就说得通了。

永王东巡,根本不是谋反,他只是想抵御阿史那承庆的贼军。

但是,肃宗刚在北方强行继位不久,他还没发出调令,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永王却私自调动大军,不得不令他心头疑云丛生,以为永王要搞小动作。

肃宗却没有想到,他没即位前,玄宗在入四川途中,就加封永王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本就有抵御乱军的职责。

因此,永王不是谋反,被肃宗和玄宗怀疑成了谋反,而李白只是一个可怜的理想书生而已,抱着匡扶李唐皇室的梦想,期待和诸葛孔明一样建功立业。

二,李白是不是存心附逆?李白出生在富二代家庭,他爹是任城尉,师傅是剑圣裴旻,从小天资聪颖,文武双全,便自命不凡。

他当官进仕途,不是正经科举考进去的,而是一个叫吴筠的道士举荐的,有人考证说李白不是不想参加科举,而是他的身份没法通过“政审”一关,唯有走后门拉关系。

他被举荐当了翰林后,又恃才傲物,领导玄宗叫他写诗,他不但唧唧歪歪,还让高力士脱靴子,才肯写,上班时间又经常喝酒、醉酒,玄宗只得把他赶出官场。

李白想不想做官?肯定想了,都走后门了。

李白有没有抱负?有肯定是有,什么样的抱负就不知道了。

但是自从被玄宗赶走后,他只能灰溜溜的隐居庐山,还写下一些类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

刚说完不能折腰事权贵不久,永王一来征辟,这货又屁颠屁颠的跟去了。

作为低级幕僚的李白,根本不会得知此行东巡的政治交锋,他还以为匡扶社稷的壮举,大有自己化身诸葛孔明,应刘备(永王)之邀出山平定天下的幻想。

因此,做了一些东巡诗词。

后世苏轼等人,出于对李白的崇拜,为其洗白,说他是被胁迫的,大家只要一看他写的十一首《东巡歌》就知道,他根本不是被胁迫的,这货还想建功立业呢。

如: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李璘东巡事件”被肃宗和玄宗怀疑,定性为谋反后,李白也就傻眼了,在浔阳监狱里,苦苦求朝廷放过,他老婆宗氏也是到处奔跑托关系。

虽然后来被郭子仪求情,得以赦免死罪,但是依然被叛终身流放夜郎;2年后在白帝城遇到朝廷大赦,立刻就坐船下江陵,沿途写下《早发白帝城》。

后来,李白一直想做官,但已经不可能了,晚年只得吟诗作乐,病死在当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628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