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史官是非常严谨的,有个成语叫“秉笔直书”,就是说史官在记载事件的时候大部分都能遵循一个实事求是的原则。
所以史书上的大段对白一般会有出处可考的。
我国是具有悠久的历史的国度,几千年前就设置了史官,记录帝王和大臣的言行,这是历朝历代都有的。
其中有一个官职叫起居舍人,是专门记载皇帝的言行举止的。
在州县、军营都有负责纪事的师爷主簿,也会记录一些大事要事。
而这些,将作为官方修史的依据。
另外现有碑文的记载,将作为重大史实的编写依据。
族谱记载的爵里信息,人物传记,墓志铭,也是作为国史中编修列传的依据。
前朝人物的各种文集也会作为参考。
举个宋代的例子,绍兴年间就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作者李心传就写了他编写的经过:心传年十四五时,侍先君子宫行都,颇得窃窥玉煤所藏金匾石室之副;退而过庭,则获闻名卿士大夫之议论。
每念渡江以来,纪载未备,使明君、良臣、名儒、猛将之行事,犹郁而未彰。
……分门著录,起丁未迄壬戌,汰类相从,凡六百有五事,勒为二十卷。
又有许奕在缴上《要录》的奏状中也说:“李心传博通群书,尤熟本朝故事。
”宋代每一朝,设有国史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负责人多为宰执大臣,主持编修国史、实录、玉牒、日历等。
一般本朝史官编制前朝国史,他们要寻找熟悉历史事件,有原则,有能力的人胜任这份工作。
再举个例子,在《宋史》上有段话,是讲君臣对话的,我专门去考证过出处,是来源于《日讲礼记解义》,是该大臣担任经筵讲官时期的对话。
这个被史官记录下来了,而成了编写《宋史》的引用文献。
史臣在修史过程中,对于无法考证,毫无依据的部分,则不会书写。
这就可以看出为什么有的时间段的历史记载得很少,有的时间段记载的很详细,是因为这是根据史臣能获知的资料缺盈程度来的,并不是我们想象中,他会编造一点,实事求是,疑者缺之,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而很多其他的史书援引的部分资料是相同的,可以推敲出其中一个编修方法,就是从别的史书里找资料。
对于野史中的记载,不会出现在正史中,这也是为什么正史野史有截然不同的表现的原因之一,因为编史书的时候也会考证可信度的。
编修历史,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是需要一个团队的。
编著一部皇皇巨著,我们看似不可思议,但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而史臣能够胜任这份工作,有其专业的方法和 *** 守。
而引用大段的对白,更是增添了叙事的生动性和史料的可信度。
有些是当时有人记录下来,有些是采访当事人写下的,还有些是询问旁观者得来的,当然,也有写史者自己的推敲,自己发挥创作。
只有活着的人才能记录历史,而根据“幸存者偏差”,这会导致我们知道的历史,跟真正的历史肯定是有出入的。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也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感言,写史书的时候,因为种种外部原因,再加上各人的喜好和各人的行文分格不同,书写下的历史也不一定跟真实的历史相同。
真正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的,已经不可考据了,除非有一天我们能发明时光机 穿越时间回到过去,自己观察历史,可即使是这样,也可能因为“观察者”效应而对历史-产生一点程度的影响 ,使我们无法知晓真正的历史。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许多证据表明了秦始皇坑的并不是儒生,而是那些骗人的方士而已。
还有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项羽兵败的时候。
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在那个兵凶战危的时候,项羽真的有心思慷慨悲歌?就算他这样做了,麾下士卒皆战死的情况下谁人能够记录这些歌?谁人又能把它流传出来呢?这些,只不过是司马迁根据项羽的性格特点,结合当时的情形,自己创作出来的文学形象,因为对项羽的敬仰,特意美化了一番项羽而已。
我们读史书,主要是为了学习前人的精神和思想,避免犯前人的错误,如果太过于在意所谓的真相,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