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银子多少克

一两银子多少克,第1张

一两银子多少克 中国古代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米价折算银两和人民币兑率是错误的!用米价折算银两和人民币兑率是错误的!用米价折算银两和人民币兑率是错误的!历史上物价都在疯狂变动,一围城或闹灾,米价腾涌。

直接光拿米价来对比现代,是不行的,不能很直白地反应古代的现实。

要拿就得拿正常情况下,普通百姓一月的工钱,以及五口之家正常的年消费比。

无论明代还是清代,普通小工的月钱就是一两到二两之间,非常稳定。

也就是说,要想知道古代的一两银子在当时大概值多少钱,你就记住——普通工人一月工资二两银子。

《红楼梦》里最好使,老太太最喜欢的袭人,拨出去的月钱是二两。

普通百姓家赚的,不比这个多。

如清代景德镇的小工,月钱一两四钱,而在城市中当伙计,就会赚到二两。

而多数时候,他们发的是铜钱而不是碎银子,也就约有一千个钱。

不稳定的是铜钱,清朝初年(顺治年间)银子贵,一两银子顶两千个钱。

二十两银子够五口之家吃两年的,后期就不行了,渐渐滑落,一两银子顶一千个钱。

但这也与明代的基本情况相差不远。

我找到了某个有关古代的小说,其中一段话,很符合实际情况:正掌柜一名,月钱十两;副掌柜两名,月钱六两;前堂伙计六名,月钱二两;粗使伙计十名,月钱一两;洒扫仆妇四名,月钱一两。

所以,从工资来看,一两银子大约就是现在的(以2016.12.31为准)一千五百块,二两银子约是现在的三千块。

那些从米价和其他固定商品对比出来的“一两=200”or“一两=500”什么的,都无法客观反映现实。

好吧,有人说古代的农副产品便宜,肉十几文一斤。

这就是算术学得不好,现在两千块钱的工资,约等于那时候的一两多一点。

但难道现在的农副产品相较于两三千块钱的工资,不便宜吗?要知道城市里什么都贵,还真就是去农贸市场买东西不贵。

以下是现在的农副产品大概的价格,论斤的话要除以二:我们再反转对比,看情况属实不属实。

查阅笔记资料,明清民间,肉价一般是一分多一丁点(从高到低,单位分别是两、钱、分、厘),也就是十几到二十文。

你换算成我跟你说的兑率,一两一千五百元,一钱一百五十元,一分十五元,每一斤的猪肉价格大约就是十五元,与现代相差不多。

这证明用工资水平来算,是比较靠谱的。

总之,若要想古代一两银子值现在多少钱,记住,普通工人一月工资二两银子,不要搞那么复杂。

更多人生励志小故事请直接关注我。

作者:金满楼一两银子相当于多少人民币,这个问题是比较难搞的,不仅是因为古今生活差异太大无法对比,而且也因为人民币的膨胀程度也难以捉摸。

譬如,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乃至十年前的一万元,和现在的一万元,能相提并论吗?八十年代的一万元,起码也是现在的数百万元了吧。

如果非要比较,可能用一些不同时代人物记载的基本物价作为参考会比较合适,空对空的讨论比值,其实没有什么大的意义。

在古代,其实没有标准的一两银子,因为古代银锭都是要现称的,并非标准两,说到标准两,还得近代银元进入中国以后,才开始有了标准的银元。

标准的银元,即七钱二分,一百枚就是七十二两。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银元概率并不高,更不要说非标准的银两。

一般来说,只有在大宗交易时,才会用到银元、银两,但请注意,并不是直接搬出银子,而通常使用钱庄的庄票(相当于见票即付的银行本票)。

银元之下,当时有两种辅币,一是银角子,一是铜元,这才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货币。

据记载,民国初期,一银元通常在一百二十八枚铜元上下浮动。

那么,一枚铜元可以买到什么?据上海名中医陈存仁回忆,当时可买十粒糖果、或大饼油条各一件、或生梨一二枚;若去城隍庙玩的话,一枚铜元可买一块百草梨膏糖,两枚铜元买一碗酒酿圆子,四枚铜元买一碗肉面,肉又大又厚,荷兰水(外国汽水)每瓶两枚铜元。

当时的鸡蛋,一银元可买一百五十多枚,比兑换的铜元还多。

那你算算,一两银子等于1.33银元,也就是可以买到200枚鸡蛋。

民国名记者包天笑说,1906年时他到上海租房子,一间厢房每月房租七元。

当时上海面粉厂工人月收入约七到十元,而包在《时报》任编辑,每月薪水八十元。

二十年代末期,上海一个熟练工人的月收入三、四十元,这已足以养活一家五口人了。

据1934年《申报》报道,上海各大学教授的月薪如下:中法工学院一千五百元;同济大学七百七十五元;交通大学六百元;复旦大学五百三十元,等等同时期由司徒雷登主政的燕京大学,教授月薪为三百六十元,校长为五百元。

由此可见,民国教授的是高工资人群了。

再如陈存仁回忆,他八九岁时(清末时期),米价每担三元六角,家里买菜限定在四个铜元,一个铜元煮青菜一盘,一个铜元购豆腐豆芽之类,两个铜元买“东洋鱼”一块(日本销来的萨门咸鱼干)。

二十年代后的上海米价,每百斤通常在八元到十三元上下浮动,这与房租一样,是低收入家庭的主要支出,省也省不下来。

所以,米价一上涨,那些老百姓不免要摇头叹息,说日子过不下去了,但对于高薪人士来说,这点浮动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由此可见,在清末到民国,银元也同样存在通货膨胀现象,所以就更不好比较了。

如果非要比,就根据上面说的米价去折算吧。

据笔者的估计,清末一银元大概相当于现在(2019年)人民币500元左右,到民国二三十年代后,大概相当于现在的300元左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652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