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第1张

公车上书 康有为真的公车上书了吗?你怎么看?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梁启超等在京师准备会试的十八省举人共计一千二百余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

但是根据黄彰健、汪叔子、孔祥吉、王凡、姜鸣、茅海建等学者的研究,认为公车上书并非康有为领导,茅海建在《“公车上书”考证补》里提到从二月十七日到四月二十一日间的官员上奏、代奏和电奏,次数达到154次,加入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超过半数,举人们单独上书也达到31次,加入人数达到1555人次,但是其中都没有出现康有为。

梁启超倒曾经出面组织过广东省举人联名上书,不过只号召来80人签名,而另一名叫陈景华的举人组织的上书中,签名的举人却多达289人,梁启超列名284位。

但是没有康有为的名字。

所以没有证据表明康有为和梁启超在公车上书上起了领导作用。

想必大家初中都学过公车上书一事,书上说1894年中日间发生甲午海战,中国惨败,北洋舰队覆灭,这也标志着地主阶级自救运动一一洋务运动的失败。

次年李鸿章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京的千余位乙未科举子在康梁的领导下上书进言,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这也是维新变法的开端。

然而上述均出自康有为自撰的《我史》中的《公车上书记》一文,当时的朝廷大员翁同龢的同期日记中并未提到有举子到都察院请愿,只提及了统治阶级内各封疆大吏上疏朝廷变法图强,且找不到除康有为所写材料以外的证据来佐证事情是否存在,如此大事,参与千人都不曾谈及,可见并未发生。

从字面上理解,自下而上的举子请愿运动才叫公车上书,朝廷大员的上疏,我们只能认定为内部审视,是自上而下的。

我们姑且用考古学理论孤证不证的态度,认定公车上书仅为康一家之言。

1891年,康有为出版了《新学伪经考》,以公羊派的名义,宣扬托古改制,对传统的“古文”经学展开猛烈的攻击,此事使康名声大噪,梁启超这一神童也因此拜在康门下。

后来证明康有为书中所述的思想,抄袭了当时大儒廖平未出版的《辟刘篇》等著作,此事可见其小人行径。

另外纵观戊戌变法全过程,光绪帝的起居注里没有记载与梁启超有过会面,康有为也只是见过光绪帝而已。

但康有为却大肆宣扬他与光绪帝如何讨论变法等事宜,还处处给人炫耀他与梁启超和光绪帝的合照一一这张照片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张著名的PS照片吧,可见其为了沽名钓誉而无所不用其极。

康有为晚年事迹更为恶劣,主张一夫一妻的他,却再三纳妾一一去西湖游玩,看上浣纱女后便立刻迎娶,也算是历史版的真香事件了。

打着革命救国的旗号在海外疯狂募捐,却用善款大肆投资房产。

野史上还说他为了重振雄风,居然移植了大猩猩的睾丸,最终因排异过激而亡,也可见其荒唐的一生。

欢迎大家关注并阅读小编其他文章,临表涕零,感激不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670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