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包括哪些史书

二十四史包括哪些史书,第1张

二十四史包括哪些史书 为何二十四史不包括五代十国中十国的历史?

二十四史是正史,其中本来就有《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这两本,为什么还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呢?我猜是这个问题问的不到位,提问者真正要问的是,为何二十四史中没有为五代十国中十国历史单独写本书。

问题到底要问什么薛居正监修的《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北宋初年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

内容涵盖中原五代更替,南九北一的十国变迁,以及周边的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已有的《五代史》,被称为《新五代史》,内容较《旧五代史》有增有减,但因细节减得太多,史料价值不如《旧五代史》。

即使这样,十国的历史还是有记述的。

鉴于有这么明显的记述,还能这么问问题,那就该是别有深意。

为什么没有为十国单独著书二十四史里有《南史》,有《北史》,还有《周书》、《宋书》、《梁书》、《魏书》、《北齐书》、《南齐书》、《陈书》,这些都是南北朝时期的史书,不但有单个王朝的史书,也有整个大环境下分别记录北方几个政权更替、南方几个政权变迁的史书。

为什么南北朝可以这样,混乱程度不亚于南北朝的五代十国不这样分开著述呢?一、五代是朝代、十国是的割据政权五代继承中原正统,虽然短,但它们的存在,类似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北周、北齐、刘宋、萧齐、萧梁、陈朝,它们是王朝,是朝代,有延续性,能上承唐末,下接宋初。

十国虽然较五代存在的年头长些,也稳定些,经济发展的也不错,但历史上对十国的定义是割据政权,而非王朝。

十国的疆域很多局限于现在的一个省,后期的南唐因为吞并战争大了些,但还是不如中原王朝。

二、五代领导人是皇帝、十国领导人是节度使五代的皇帝和南北朝北三南四王朝的皇帝一样,是历史上承认的,虽未统一全国,但他们的身份是被认可的。

十国的领导人或实际开创者百分之九十是唐或五代封的节度使,割据的原因也出奇的一致,中原王朝乱得一塌糊涂,没空管这块地了,这块地上的最高军事长官就自立为王了。

十国中有的向五代称臣,有的独立,但实质没有变化,十国领导人的权力和他们是节度使时没有太大区别。

三、五代有延续性,十国时间上来回穿插五代,梁唐晋汉周一个接一个,延续性很好,认知上不会太麻烦。

十国,除了前蜀后蜀以外,大家都穿插着,谁先谁后很难记清楚,并存的情况很普遍。

要都立史书会很杂乱。

四、十国与五胡乱华相似实际上十国和五胡乱华时期北魏统一北方前的情况类似,都是各种政权分立,都是内部斗的不可开交,外部也时而相互攻伐,还要注意江对面动向。

十国时的北方五代更替,总的来说占据中原的都只是一个政权;五胡乱华时的南方一直是东晋王朝(蜀地存在过成汉,被东晋桓温所灭)。

五胡乱华的各国是没有单独著史书的,但统一北方的北魏有。

同样,十国没有单独著史书,但把它们都灭了的北宋有。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二十四史中《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明确存在,并都有记述十国历史的情况下,没有为十国各自单独著史书,这是因为十国只是割据政权,领导人绝大多数是中原王朝的节度使,时间上相互穿插,没有延续性,太乱太多,有相似情况的五胡乱华诸国也没有各自单独著史书。

我是卷舒风云润天地,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其实是包括了的!而且不同于其他朝代的“正史”只有一部,记录五代十国历史的正史甚至一共有两部,这就是由薛居正主持编撰的《旧五代史》和由欧阳修主持编撰的《新五代史》!说起五代十国的历史,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这段时期到底发生在什么时候,即使是在历史课上连老师也不愿意多提,而是一笔带过。

因为这段历史和另一段大分裂时期—魏晋南北朝一样,纲常沦丧,礼崩乐坏,整个社会充斥着血腥与杀戮的气息!(五代十国)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所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这二十四部史书全都按照《史记》的纪传体编写手法来编撰!二十四史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共3213卷,约4000万字,都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书柜)二十四史一共包括以下24部史书(按顺序):《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而之所以其中没有清史,则是因为“二十四史”乃由乾隆皇帝钦定,而修史一般都是下一个朝代修上一个朝代的史书,因此也就没有清史了!五代十国(907-979)五代十国是继魏晋南北朝之后又一段大分裂时期!这段历史时期介于唐朝与北宋之间!五代十国是对五代与十国的合称,这一称谓就出自于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

(开启五代十国的后梁太祖朱温画像)所谓五代,指的是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在中原地区定都的五个朝代,依次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而在中原地区以外,还存在过许多的地方割据政权,包括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统称十国!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五代十国开始。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公元979年,宋太宗灭北汉,五代十国结束!《旧五代史》《旧五代史》由宋朝薛居正主持编撰,全书共一百五十卷,包括本纪六十一卷,志十二卷,还有目录两卷。

为了和后来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相区别,便称这本为《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旧五代史》是由宋太祖赵匡胤下诏编撰的,因为赵匡胤极为重视,因此从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四月到第二年十月,这本史书只花了一年半的时间便编撰完成了!《新五代史》《新五代史》是由欧阳修编撰的史书,一共耗时一十八年编成。

这也是唐朝设馆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人修正史。

《新五代史》全书一共有七十四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世家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四卷。

(欧阳修画像)而之所以在有《旧五代史》的前提下,欧阳修还要编撰《新五代史》则是因为他的政治主张是崇儒复古。

他秉承了孔子编写《春秋》的笔法,“褒贬”义例。

在本书中,欧阳修明确的将中原地区以外的政权称之为“十国”。

总而言之,二十四史里面肯定是包括了五代十国的所有历史的!而两本五代史中,《旧五代史》史料记载完善,史料价值高,《新五代史》则选材讲究,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这两部史书各有所长,互为补充,一起给我们阐述了一段高度完整的五代十国历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683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