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的拼音

平的拼音,第1张

平的拼音 什么叫仄,什么叫平?

问题:什么叫仄,什么叫平?我爱读古诗,想学写古诗,但不懂格律,谁能告诉我什么叫仄,什么叫平?前言学习旧体诗平仄是最基本的知识,确实有不少朋友不清楚什么是平仄。

另外知道平仄的你,知不知道什么是平侧?侧又是什么呢?平仄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一、 平和仄的定义顾名思义,平,就是平坦、不倾斜的意思;《說文》解释:平, 平舒也。

北宋时期的《广韵》解释:平,正也。

《增韵》:平,坦也。

仄,是平的反义词,不平侧倾的意思,倾斜就是仄。

古人把字分平仄两种,格律诗就是有规律地按照“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来追求声律的变化。

不过平仄可不是和文字一起诞生的,他是在文字形成以后很久才出现的。

二、 竟陵八友与四声的诞生据说古人研究声韵源自于佛经翻译,在魏晋时期就有了研究声律之书。

不过真正有影响成系统的音韵理论出自于南北朝齐梁时期。

在南齐永明年间,有一群文人集合于齐竟陵王萧子良左右, 其中有八位影响较大的人物,史称"竟陵八友。

"《梁书·武帝本纪》记载: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并游焉,号曰'八友'。

高祖是后来篡位的梁武帝萧衍,其他的七个人是他当年的诗友后来的大臣。

沈约、谢眺等人研究声韵:“以氣類相推,文用宮商,平上去入為四聲,世呼為永明體。

”他们把所有的字分为平、上(读作晌)、去、入四声,依据四声创作的诗歌被称为永明体,这是唐朝格律诗的雏形。

其实当时的文人也不是人人清楚什么是四声,据说梁武帝萧衍虽然也是竟陵八友之一,但是不太清楚什么是四声,有一次问一个和尚,什么是四声,和尚说“天保寺刹。

”重公尝谒高祖, 问曰: “弟子闻在外有四声,何者为是?”重公应声答曰: “天保寺刹。

”出, 逢刘孝绰, 说以为能。

绰曰: “何如道天 子万福?”天保寺刹和天子万福四个字都恰好是平、上、去、入四声,关于梁武帝的这个故事有好几个版本。

但是有一种说法,梁武帝其实知道什么是四声,只不过不喜欢而已。

《南史·沈约传》说:然帝竟不遵用约也。

至于梁武帝喜不喜欢不重要,重要的是四声竟如互联网时代的病毒式传播,连分江而治的北朝也受到影响。

北魏文学家常景(?~550)说:南齐的沈约是当世文匠,他的四声理论影响巨大,诗人们多以此为准则。

并且称赞到:“辞溢流徵,气靡轻商,四声发彩,八体含章”。

三、平仄与四声齐梁时期有了四声,四声又被分成了两类, 平和仄。

不过并不是平均的二分法。

1、平四声中,平,就是平。

类似于今天普通话的一声和二声。

如妈、麻。

2、仄上、去、入三声都“不平” ,我们称为仄。

上声:马,即今天的三声;去声,骂,类似于今天的四声;入声,福,法,阔等字今天分别进入了其他三声,入声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了,但是南方的方言里还有。

四、仄与側《說文》中解释仄:厠本字,通作側。

唐朝人把仄称之为“ 侧“,读音是一样的,侧读作仄,ze。

元和 (806-820年)后诗人王睿 《炙毂子诗格》中有记录:互律体。

诗云:“八月九月芦花飞。

”上四字全用侧声。

上四字全用侧声,指的是”八月九月“,这四个字都是仄声。

八【入声八黠】、月【入声六月】、九【上声二十五有】。

讦调体 李郢诗:“青蛇上竹一种色,黄蝶隔溪无限情。

”此“种”字合用平而用侧,是讦调也。

唐人的”讦调体“就是拗体的意思,其中“种”应该是平声结果用了侧(仄),所以是拗体(五连仄),下句用“无”对句双救拗是标准的方法。

五、诗词中的平仄近体诗讲究格律,词也要依调填词,都必须符合平仄要求。

诗词谱中的平仄用汉字表示的话有三种:平、仄、中;中就是可平可仄的意思。

用符号表示就是:○”标平声 “●”标仄声 “⊙”标应平可仄 “◎”标应仄可平。

1、词中的平仄 最早的词倚声填词,后来曲谱遗失,就按照词谱填词了。

例如下面的词谱是明朝以后的人根据前人的作品制定的。

李白《菩萨蛮》词谱: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换韵,两仄韵、两平韵。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 ◎●●○△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 ◎●⊙○▲ ⊙●●○○ ⊙○⊙●△词谱里的△表示此处要押平声韵,如果是▲,表示押仄声韵。

2、诗中的平仄 杜甫七言律诗《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结语平仄是诗词学习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不知平仄基本就不懂古诗词。

无论是讲究格律的近体诗还是不讲究格律的古体诗,平仄都是无法避开的门槛,很多朋友作古体诗的时候押不对韵就是因为没有平仄的概念。

@老街味道

汉语传情达意,就是用声调的婉转变化来实现。

古人非常重视声韵之美,从古诗词就可见一斑。

1.平和仄。

汉语拼音有四声: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

那么,粗略地说,“平”就是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仄”就是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去声)。

也就是说,将四声简化为平仄两声。

为什么说这只是个粗略地平就是现在汉语的一声、二声;仄就是现在汉语的三声、四声。

但是一声、二声在古代都读阴平,也就是都读一声。

所以平和仄就是平和不平的关系,所以古代的诗平仄相间,读起来是一动一静的。

古诗词有四种表达方式:唱、吟、诵、念。

“念”就是用口语来读;“诵”是比“念”更清晰、更准确、更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唱”,大家很熟悉了,就是用一定的旋律来唱古诗词。

建议你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多去尝试。

既然四个字有平仄交替、“二四分明”的规律,那么六个字呢?八个字呢?我们自然会想到,这种规律是不是可以延伸呢?事实上确实是可以延伸的。

我们知道,常见的格律诗有两种,一种是五字一句的,四句的叫五绝(五言绝句的简称),八句的叫五律(五言律诗的简称);一种是七字一句的,四句的叫七绝(七言绝句的简称),八句的叫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

那么,有没有六字一句的,或八字的一句的,或更多字一句的格律诗呢?理论上是可以有的,但极少见。

六字一句的前人作品有少量,八字一句的则几乎没有,或者只见于某些游戏诗中。

我们先来看一首著名的五绝:红豆(仄)生南(平)国春来(平)发几(仄)枝愿君(平)多采(仄)撷此物(仄)最相(平)思我们注意它每句的第二、四个字,会发现,和成语一样,它的第二、四个字的平仄是相反的。

我们再来注意它的第一、二句以及第三、四句的偶数位置上的字,会发现,平仄也是相反的。

如第一句第二字为仄声字“豆”,那么第二句第二字就相反了,是平声字“来”。

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联”的概念,所谓“联”,就是诗的每两句构成一联。

比如这首诗,就是由两联组成,第一、二句构成一联,第三、四句又构成一联;每一“联”的头一句叫出句,后一句叫对句。

这里的“联”与对联有相同也有不同。

不同的是,不一定非得对仗,相同的是,偶数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须相反。

比如第一句豆(仄)南(平),第二句来(平)几(仄)。

这种一联中两句的偶数位置平仄相反的关系,有一个专有名词来形容,叫“相对”,也就是说,一联中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对”的。

我们再来看两联之间的关系。

比如这首诗的第一联和第二联,大家看出什么道道来没有?嗯,有一个规律,就是第二联的平仄与第一联相反。

第一联是:豆(仄)南(平)来(平)几(仄)第二联是:君(平)采(仄)物(仄)相(平)因为第二联的平仄与第一联相反,那么,也就是说,第二联的出句(即前一句)与第一联的对句(即后一句)的平仄相同。

对这首诗来说,也就是第三句与第二句的平仄相同。

这种关系,也有一个专有名词,叫“相粘”。

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格律诗的第二句与第一句相对;第三句与第二句相粘;第四句与第三句相对;第五句与第四句相粘;第六句与第五句相对;第七句与第六句相粘;第八句与第七句相对……这个规律理论上可以无限延伸下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692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