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见今时月

古人不见今时月,第1张

古人不见今时月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如何解读这句诗?

问题:“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如何解读这句诗?出自哪位大家的哪首诗?前言这句诗应该是题主记错了,原句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来自于李白的《把酒问月》这种今古对比的手法在古诗词中经常见到,怀古也是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一、李白《把酒问月》这是一首七言的古体诗,押了四个韵部,平仄韵相间,如下: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以上平声韵(支韵):时, 之,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换入声韵(月韵):阙、发、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换上换平声(真韵)韵:春、邻、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换上换仄韵(上声纸韵):水,此,里二、创作时间这首诗不能确定写作的时间,据推测可能是写于唐玄宗宗天宝三载(744年),这一年夏天,李白被赐金放还,建功立业的理想破灭。

从诗中李白的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判断这首诗是其辞官以后的可能性比较大。

李白在被召入长安以前,也常有怀才不遇之感,但是与《把酒问月》中的洒脱不太一样。

一个是没有遇到伯乐以前,一个是繁华落尽世事看破的一种淡然。

例如他的《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三、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1、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对于宇宙中的疑惑,自古有之,屈原在其长诗《天问》中也问过: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这两句的诗意在比李白大了几十岁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也有: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李白说:月亮常在,今天的人看不到古代的月亮是什么样, 但是我知道,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今天的月亮能看到我们的祖先。

今人和古人一样,如同流水逝去,我们在不同的时空里,都曾经一起看到过相同的月亮。

结束语关于咏月的诗词不胜枚举,老街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序: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

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老街味道

西湖边奇遇驼背扫地阿姨,行踪神秘指点迷津让我一生受益无穷。

那年我去杭州西湖游玩,从断桥一路游走,走了大半日,已游玩得差不多,那天阴雨欲来,乌云密布,整个西湖一片萧瑟暗沉,五点多时我走到一片不知何处的红枫树林子里,四下无人,一时之间忽然狂风大作,漂亮的红色落叶纷纷飘落下坠,正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片片红叶归泥田。

就在这漫天红色落叶之中,有一位驼背老阿姨,正拿着一把大竹枝扫把,淡定地扫着地下的落叶。

完全不顾风大叶繁,她扫完一下,落叶复又盖来,她又继续扫过,不厌其烦。

我心里暗笑,这个驼背阿姨也是愚痴,明知风大雨来,落叶不尽,还在那扫她的。

我看见有一亭子,便坐进去,看她依然在扫地。

落叶越来越多,雨也好像一点点下起来了。

我就叫她:进来躲雨吧。

她这才缓缓把扫把靠在一颗大树下,蹒跚着走进亭子。

她也没有和我打招呼,就自己坐在一边,就这样静静地待着。

我忽然感觉,那一刻的磁场非常不一样,外边风雨大作,里面却很是宁静。

这时实在无聊,我也懒得与她搭话,我一抬眼看见亭子的柱子上刻着一句诗,我就念出声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此时阿姨忽然说道:是月不同,还是人不同?我一听恍然之间竟然思维错乱,无法答出。

我立马站起来,向驼背阿姨行礼:阿姨,请指点。

她说:何谈指点,我只是感叹,是古今人看的月不同,还是月千古不变,人不同了而已。

我略加思索,回答:这诗句下一句是: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自然是月千古不变,是古今人不同了。

她说:如此说,那时的月,就是此时的月?我一听,又感觉不太对啊,说:这样一说,月亮其实也有点不同啊,物理上讲,月亮没有变化,但是从唯心感官上讲,那时的月,就是那时之人看到的月,和此时的人看到的月,难道不是两个月吗?她笑笑:小伙子,你也是喜欢钻牛角尖,我只不过随意说一句,你就那时此时纠结半天。

我且问你,你说我刚刚扫的是哪棵树的落叶呢?我已经被她绕糊涂了,说:那落叶无数纷纷,重重叠叠,飘落之时,根本无法得知从哪里来,只是胡乱飘落,我哪里知道是哪棵树。

她说:是不是像你的烦恼妄念。

我那时年轻,不老实工作,却整天幻想联翩,不务正业,正在执迷于修行断烦恼妄念,玩这一套虚的,被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我惊讶不已,原来阿姨知道我的底细,我站起来又行礼:阿姨您太厉害了,我就是不知道怎么断除内心的妄念。

用了很多方法,反而越来越多,实在烦扰。

她说:小伙子啊,你年纪轻轻地,有什么想不通,干嘛要断妄念,除烦恼呢?我回答:我要修成很厉害的境界,我要解脱烦恼生死。

她笑了:野心这么大?好好地上班赚钱不好,要干这个?我说:你不明白啊阿姨,钱是要赚,这个也想要啊。

她说:这也想要,那也想要,你以为你是谁啊?看我给你全部都划掉它。

她随即起身,捡起地下一根树枝,在柱子上那句诗前后划了几下。

说:不见今时月,曾经照古人,我划掉了两个什么词?我说:古人和今月。

她再划了两下说:今时月,照古人,划掉了什么?我说:不见,和 曾经。

她最后又划掉两个说:人和月,去掉了什么?还剩下什么?我说:全去掉了,只剩下人和月。

她看我一眼,笑了笑,我当时仿佛一盆水洗刷掉一层污浊一般,忽然欣喜。

我说:不执著古今、其实只有人和月,无论是月不同还是人不同,都是暂时的执着,无论如何,只需要保持着以月照人,人月俱在即可。

对吗?她虽然驼着背,但我看到她笑了。

她说:以后记住,以此月照人,不令其断,吃喝拉撒、行住坐卧,不温不火,慢慢来就好,小伙子,在生活中去慢慢体验,不要想太多这方面的东西,有百害而无一益。

你若想求道,需知无道可求,非要说有道,也都在日常生活中。

她继续说:妄念是你家客人,有远方的、近处的,有猪朋狗友,有气派鸿儒,有三教九流,有有礼有节的,有无赖纠缠的,他们常来你家做客,你怎么办?我说:既然作客,好好招待,相聚一场啊。

她说:他们走了呢?我说,那就送出门口,回来收拾收拾继续过我的啊。

她说:那你怕他们干嘛?你是想留他们长住,还是要消灭他们?还是说,你这个主人不称职,太懦弱,会被他们反客为主抢了你那小小的房产呢?我一听顿时恍然大悟。

拍手说道:原来,开门迎客,关门送客,由得他们来来去去,我自是主人公,不随客走,如此而已,何必烦恼,刻意断除?感谢阿姨指点。

我深深地感恩,准备跪下顶礼她,刚俯下身子,就见她早已起身,人已悄然飘步至林中小径中,顷刻间模糊了身影。

此时雨已停了,风也息了,天色已暗,我心开意解,抬头一看,一弯细细镰月静静挂在天边,昏暗中光亮初发,若即若离,虽然暂时微弱,却是很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701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