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在这本书中的《孟夏纪》一篇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命太尉赞杰俊,遂贤良,举长大”,但此时这个官职并不是与后来的“太尉”一个性质,此时的太尉应该是属于举荐人才的官职,其“遂贤良,举长大”的意思就是举荐身材高大威武的贤臣。
当然这个解释只是字面上,在秦朝之前太尉到底是何官职,我们无从知晓。
但是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并建立秦朝,太尉的职权被明文规定。
据《汉书.表.百官公卿表上》记载“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也就是说在秦朝太尉的职权就是作为全国的最高军政长官,并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及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
当然自秦设立“太尉”这个正式官职后,在秦朝太尉从未有人担任过,可以说形同虚设。
但是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始皇帝的秦朝是一个采取中央集权制的王朝,始皇帝又是一个喜欢独揽大权的皇帝,他断然不会将军权交给任何一个人,所以不让任何人担任到实属正常。
到了西汉时期,由于西汉的中央和地方制度基本上都沿用秦制,所以“太尉”之职也被留了下来。
但与秦朝不一样的是,这个时候太尉开始掌握了一些实权,据《历代兵制.西汉》记载“京师之兵,止南北军及中尉缇骑、郎中令诸郎、城门校尉屯兵。
北军属太尉,南军属卫尉。
”,此时太尉较之秦朝的形同虚设开始有了实权,但也没有达到执掌全国军政的地步。
而且需注意“太尉”在西汉也并不是常设的官职。
高祖二年卢绾为太尉,但不久因卢绾造反,太尉一职遂废。
而后在九年之后,太尉一职才因周勃被再次起用,但不久又被废。
之后直到惠帝六年太尉才再次出现,但到文帝三年太尉又被废,且原属于太尉的权力也被丞相所领。
之后到了武帝元狩四年太尉一职就直接在西汉消失,其职权几乎被武帝所设立的内朝官大司马所替代。
可以说西汉时期的太尉基本上只有在应付大规模的战争的时候才会出现。
比如刘邦让周勃做太尉的时候,是为了应对原赵国相国陈豨的叛乱,再比如在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景帝就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然后去平定叛乱。
从以上种种的迹象我们可以得知在西汉和平时期几乎不设太尉,大部分时候只要战事一过,太尉也就会立马被废除。
而且自武帝设立中朝之后,军政大权几乎就再未被作为外朝官的丞相、太尉等掌控,而是被作为中朝官的首领大司马所掌握。
也就是如此实际上在西汉太尉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废置的情况,即使出现有人担任,大多数也都是虚衔。
而到了东汉时期,由于光武帝在公元27年将大司马改为太尉,所以此时的太尉开始有了巨大的权力,它与司空、司徒二人同为“三公”,分别掌军、掌工程、掌民政,并可分别开府置僚佐。
此时的太尉主要负责全国武官的功绩、升降的评定,并充当着皇帝的最高军事顾问,当然需注意这个时候太尉无直接领兵的权力。
不过东汉“太尉”的权力也只维持不到数年,后在光武帝设立“尚书台”后,太尉的权力几乎被尚书台所夺,在这之后皇帝几乎将所有的机密之事交由尚书台来负责。
此时东汉的尚书台不但出诏令还出政令,且朝臣的选拔也全都交由尚书台负责,可以说此时的三公全都要听从于尚书台,也就就是如此此时的太尉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虚衔。
就这样自此开始“太尉”再无实权,直到隋唐之后,随着三省六部制的出现,太尉就直接作为加官或赠官所用,其目的就只是为了给予相应的身份,也就是作为升迁的资历证明,而不再作为实职来使用。
当然虽然在宋高宗的时候,太尉被作为武阶官之首,但此时太尉也只是散官,而非职事官,它实际上也就是用来代表官员等级的。
自明之后,明朝用太师、太傅、太保来作为三公后,太尉这官职就彻底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再出现,就连做虚衔的资格都没有了。
而至于太尉到底属于现在的什么官职,这里我只能大概得比较,而不能确保是对还是错。
个人觉得在大部分时间太尉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国防部长,它没有决定权,没有执行权,没有领兵权,只是负责一些军事上的常务工作,而实际上真正的权力是在军委主席的手里。
同时这里说下在秦朝从无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并为“三公”的说法,实际上御史大夫的地位要比太尉、丞相低一级。
这点我们可以从《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就可以很轻易的看出,在当时丞相和太尉都是“金印紫绶”,而御史大夫只是“位上卿,银印紫绶”,也就是在当时它只是卿伯一级的,而非公侯一级的。
所以在秦朝也就没有什么三公之说。
而直到成帝绥和元年,御史大夫被更名为大司空,并被授予“金印紫绶,禄比宰相”后,这时大司马、丞相、大司空才算是真正的“三公”。
太尉,这个听起来很厉害的官职,从一开始就是打酱油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中央政府设置的最高官职,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驾马车并列(地位当然是丞相最高)。
大致上的分工,是丞相管政务,太尉管军事,御史管监察。
但是,从史料的记载来看,秦朝的丞相和御史,都实有其人,唯独太尉一直空缺。
这也很好理解,站在皇帝的角度,将全国兵权交给任何人,都是愚蠢的。
汉朝沿袭秦制,也设置了太尉,而且实授其职,先后有卢绾、周勃、周亚夫、田蚡被封为太尉。
卢绾的情况很特殊,他是刘邦的发小、死党,在被封为燕王之前,基本没有离开过刘邦,可以自由出入刘邦的卧室。
卢绾当太尉,主要是因为刘邦信任,但也只当了三年。
周勃当太尉,只是为了让他带兵讨伐韩王信,完事之后就撤掉了。
周亚夫也是因为平乱有功,被封为太尉,但是只当了四年,便改任丞相。
至于田蚡,在汉武帝时期当了一年太尉,此后干脆连太尉这个名号都被取消,改为大司马了。
东汉又恢复了太尉,而且名列三公之首,在司徒、司空之上。
但那也仅仅是个荣誉职务。
不过,东汉的太尉,往往职权甚重,个中奥秘,在于“录尚书事”。
尚书台是皇帝的秘书机构,自汉武帝以降直到封建社会结束,什么丞相、太尉,甚至大将军,基本沦为虚职。
真正的帝国中枢,便是尚书台这一类机构,它的名字可能不断变化,衍生出中书省、枢密院、军机处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所以只要控制了尚书台,什么当丞相、太尉还是大将军便不重要了,都是浮云,浮云。
魏晋以后,太尉即使作为虚职,也没有以前那么风光了。
虽然号称三公之一,却再有没有谁位居太尉而手握实权的历史记录。
可以这样理解,当权派都不想要太尉这个虚名了。
久而久之,连三公的地位都下降了,被排在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后面。
宋朝建立的时候,太尉的行情一度看好,被宋太祖提升到太师之后、太傅之前,名列虚职的第二位。
宰相一级的官员,到了退休的时候,视其任职时间长短,授予太傅或太尉。
至于太师,那是身为人臣的顶级荣誉,只有极少数贡献特别突出的人才被授予(比如赵普、文彦博,还有……蔡京,童贯、秦桧……不说了)。
到了宋徽宗年间,皇帝博古通今,爱咬文嚼字,认为周朝的时候,太尉、司徒、司空根本不是三公,真正的三公是现在的三师,也就是太师、太保、太傅。
为了正名,将三师改回三公。
至于太尉、司徒、司空,统统被除名,改成了三少(少师、少傅、少保)。
但是,太尉作为一品武职,被保留下来了,名列观文殿大学士之后、太子少师、少傅、少保之上。
这也是宋朝抑武重文的体现,武官再大,不如笔头厉害。
《水浒》中的高俅,即便真的当过太尉,在宋朝也不能算是权倾一时的大人物,跟另外三大奸臣(蔡京、童贯、杨戬)相比,不是同一个当量级。
南宋朝廷,依然采用前制,把太尉作为一品武职来使用。
岳飞便曾经被授予太尉之职。
再往后,元朝也封过太尉,都是当作虚职。
明、清两朝,便再也没有太尉了。
现在回答问题:太尉,如果作为一品武职,应该和现在的上将差不多。
如果作为荣誉职务,那就不太好说了,和元帅或者顾问委员差不多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