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洞穴比喻”,首先要理解“太阳比喻”和“线段比喻”,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这三个比喻本来就是连接在一起讲述的,构成了《理想国》一书的核心。
在“太阳比喻”中,柏拉图用太阳比喻“善”,用视觉比喻理性(灵魂求知的能力),用物体比喻“理念”。
“线段比喻”是柏拉图对知识和意见的分类,这个分类是有高低等级之分的。
首先一分为二:知识和意见,知识是可靠不变的,意见是生成变化的。
意见是较低级的——对应可见世界(太阳比喻中视觉能感到的),知识是较高级的——对应可知世界,感觉无能为力,但凭理性可推知。
可见世界还要再一分为二,较低级的是可见中的可见,柏拉图称之为想象,比如阴影,影像,海市蜃楼等;较高级的是可见中的可知,柏拉图称之为信念,比如物体本身。
可知世界也要再一分为二,较低级的是可知中的可见,比如几何学。
几何学由假设出发,并演绎推理出一系列可靠的定理和推论。
但关于假设本身是如何得到的并非几何学研究的对象,这是一个由假设开始的下降过程。
假设(包括定义、基本原理等)是通过辩证法得到的,这是一个上升的过程。
这部分对应的就是可知的可知。
按照柏拉图的分类,辩证法(或哲学)是最高的学问,其次是数学,几何学;诗歌,艺术等都是更低级的学问。
比如每个小学生都可以学几何学,也可以掌握几何学,但只有创立几何学的先贤才称得上是掌握了哲学这一最高级的学问。
“洞穴比喻”是讲假想一群人被关在山洞里,他们只许面对山洞尽头的墙壁,不许回头,不许往两边看,在他们身后的高处有火堆。
这里火堆对应的是“太阳比喻”中的太阳,借助火光他们可看到投射到墙壁上的影子,他们认为影子就是真实的,并以最能看清影子的人为最高明的,并选举他们为领袖。
这里影子对应线段比喻中“可见世界”中的“可见”部分。
这时假设有一个人因某种原因被迫站起来,解除桎梏,往后看。
此时他会看到火堆,借助火堆的火光他会发现原来还有物体本身,影子只是光照射到物体上投射到墙上的影子。
这里他已上升到了“可见世界”中的“可知”部分。
此时被解除束缚的人沿着斜坡向上走,逐渐走出洞穴来到地面,此时阳光对他来说太过刺眼了,他转过身来,逐渐使自己的眼睛适应更强烈的阳光。
此时他会首先看清自己的影子,即“可知世界”中的“可见”部分。
这里的太阳对应“太阳比喻”中的“善”。
被解除束缚的人比喻哲学家。
当被解除束缚的人适应了刺眼的阳光后,他就可在阳光下走动了,看到各种物体,日月星辰,知道四季更替,春种秋收。
这比喻哲学家已上升到了“可知世界”中的“可知”部分。
但柏拉图认为被解除束缚的人还必须回到地穴中,以解救他的同伴。
这并不符合哲学家的利益,因为回到地穴中,哲学家会不适应地穴中的黑暗,起初他们会什么都看不见,当他向他的同伴叙述他所见到的世界时,对仍在束缚中的囚徒来说显得过于荒诞,哲学家与洞穴中人的“不同”又会惹怒洞穴世界中的领袖和大众,此时重新回到洞穴中的哲学家就会有生命危险了。
这里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映射出的正是苏格拉底本人在雅典城邦中的遭遇。
因此回到洞穴是不符合哲学家利益的,但他们又必须回去。
因为按照柏拉图所构造的理想国的原则——以城邦全体的利益为目的,而不是为了某部分人的利益,因此已经上升到知识世界的哲学家必须下降回到洞穴世界,这正是他们的责任所在。
柏拉图洞穴理论很有意思。
由清淅易懂可见图引出一个思维飞跃!如同中国青蛙在井里说井有天大!当洞里人出洞见到未见世界如同地球人踏入银河系外星系时,见到的不同相似,人类总在不断地创造、发现、进步中向更高尖飞跃。
总有一天人类有可能飞入其它星际,找到适合人居住的星球。
柏拉图洞穴理论意义还有指导人类发展作用。
如:学识高深决策层如了解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本质,更有利于有序有效治管人类发展。
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