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数

黑洞数,第1张

黑洞黑洞数有什么用?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指出了黑洞的热辐射其实是量子力学理论预言的“虚粒子——虚反粒子对”在真空中随机出现,在湮没前其中的虚反粒子落入黑洞,而无法淹没的虚粒子转化为高频电磁辐射——γ射线,这一过程将消耗黑洞自身的质量,当质量消耗完之后黑洞将消失,形式上就像是在“蒸发”。

霍金在他的著作《霍金演讲录——黑洞、婴儿宇宙与其它》中指出,黑洞蒸发完全部的质量后,将携带所吸收的信息(基本粒子的性质)进行一次“大爆炸”,而从我们的宇宙脱离出去形成一个“婴儿宇宙”,在这个婴儿宇宙中包含它所吞下的所有信息。

当然这些信息已经被还原为基本粒子。

这样的婴儿宇宙因为包含了我们宇宙的信息,所以它和我们的宇宙是相同的——至少是同样的维度(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具有相同的物理学常数(普朗克常数、引力常数等)并且受同一套物理学定律支配。

至于真空中的“虚粒子——虚反粒子对”,已由卡西米尔效应证明。

黑洞数也称为陷阱数,又称“Kaprekar问题”,是一类具有奇特转换特性的数。

任何一个数字不全相同的三位数,经有限次“重排求差” *** 作,总会得到495。

最后所得的495即为三位黑洞数。

所谓“重排求差” *** 作即组成该数的数字重排后的最大数减去重排后的最小数。

(6174为四位黑洞数) 例如,对三位数207: 第1次重排求差得:720-027=693; 第2次重排求差得:963-369=594; 第3次重排求差得:954-459=495; 以后会停留在495这一黑洞数。

如果三位数的3个数字全相同,一次转换后即为0。

任意输入一个三位数,编程给出重排求差的过程。

输入输出示例:括号内是说明 输入 123 输出 1: 321 - 123 = 198 2: 981 - 189 = 792 3: 972 - 279 = 693 4: 963 - 369 = 594 5: 954 - 459 = 495 #include int main(void) { int number,x,y,a,b,c,t,i; scanf("%d&number); i=1; while(number!=495){ number=x-y; printf("%d: %d - %d = %dni,x,y,number); i++; } return 0;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764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