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诗歌的历史,应该从原始社会就出现了,只是那时的诗歌表现形式和艺术力极其简单、原始。
可能就是几个简单的音节发声,但它为什么不再是普通的语言,而是诗歌呢,那就是因为它虽然简单,却有韵律,富于节奏,这正是诗歌与日常用语最大的区别之一。
由此可见,诗歌最初是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之中。
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所以《尚书.虞书》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乐记》也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也就是说,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歌的起源,最先应该诞生于两种方式:一是宗教,二是劳动。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电、雷、雨等无法理解,于是统统把这一切归于神明。
出于敬畏,原始人类就用唱歌跳舞来表对神明的敬意和他们的虔诚之心,表达了人们的期望——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等等。
这便是诗的起源之一,即原始的宗教。
最初的诗歌起源,还有一另种形式,即发生于劳动。
例如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最古老的《d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这首远古民歌,反映的就是原始社会狩猎的生活。
在先民的劳动生活中,他们一面发出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以忘却劳动带来暂时的痛苦和振奋精神,协调动作。
渐渐这种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声,发展成为模仿劳动本身的声音和表达劳动者本身感情诗歌。
鲁迅先生就曾经说过:“诗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
”以上就是诗歌产生的大致过程。
诗是和歌密不可分的,所以有诗歌这一词。
诗,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古代的歌词。
《诗经》号称诗三百,里面很重要一部分就是从各地采撷的民歌。
语言诞生早于文字,歌的诞生也早于歌词。
最初的诗,就是口口相传的民谣等。
人类文明初期,能流传下来的,必定是集体活动,如战争或劳动相关的口号之类的。
再者就是诸侯君王祭祀所用的专门词句。
正所谓国之大事,惟祀与戎。
除此之外,就是诸侯间或者君臣之间祝颂所用词句了。
这就是《诗经》风、雅、颂文体之来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