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关于饮食的俗语和典故也是饱含智慧,代代相传。
比如,民间素有“原汤化原食”一说,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居民在吃面条、饺子、汤圆、米线等经过蒸煮后成熟的食物时,总喜欢连汤食用,或者食用后喝一碗汤。
那么,这种做法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呢?蒸煮食物的原料主要是米或面。
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看,米面中除了富含碳水化合物,还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其中主要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叶酸等。
从维生素的溶解性质来看,B族维生素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通俗的讲,B族维生素极易溶于水。
因此,在米面在蒸煮过程中,大量的B族维生素实际都保留在了面汤中。
只吃面食不喝汤,无疑是对主食中B族维生素的极大浪费。
因此,所谓的“原汤化原食”的说法确有依据。
卢士军 营养学博士
谢谢邀请回答。
前些日子,央视第一时间就“原汤化原食”请相关专家进行讨论,认为有科学依据。
我们河北省石家庄也有这么一说,记得小时候吃过饺子,老人总劝你喝碗饺子汤,说,喝吧,原汤化原食。
看来古训,自由道理。
原食,泛指 煮饺子、面条、馄饨、汤圆的汤,还有米汤等。
原汤则是煮上述食物时留下来的汤。
“化”就是“消化”的意思。
不论煮面条还是煮饺子,表面的淀粉会散落到汤中,当加热到100摄氏度时,淀粉颗粒会分解成糊精,能帮助消化食物,所以,喝原汤可抑制积食。
其次,喝原汤有补充作用。
煮面食时,一些营养物质会流失到汤里。
喝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面食在烹调过程中流失的维生素。
原汤饭后喝好,就像大家喜欢在饭后喝点粥一样。
肥胖者就不一样了,因为吃面类食物不容易产生饱腹感,所容易吃多,在饭前喝可以产生一定的饱腹感。
“饭前喝汤,苗条健康”就是这个意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