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

北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第1张

爱尔兰英国的关系 为什么北爱尔兰也属于英国?

谢谢邀请,我们知道英国是一个欧洲国家,而英国只是我们对于这个国家的简称,其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也就是说英国的主要领土组成有两部分,分别是大不列颠岛和北爱尔兰,国土总面积约为24.4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约为6600多万人,首都为伦敦。

英国的主要领土包括大不列颠岛整个岛屿,以及爱尔兰岛的一部分,或许我们会奇怪,为什么爱尔兰岛会有一部分属于英国呢?这其中有怎样的历史原因?北爱尔兰位置图爱尔兰岛的总面积约为8.4万平方千米,全岛被郁郁葱葱的植被所覆盖,所以又被称为“绿宝石岛”,爱尔兰岛分属于爱尔兰和英国两个国家。

爱尔兰岛的大部分地区属于“爱尔兰”,面积约为7.02万平方千米,首都是都柏林,人口数量约为480万人。

爱尔兰岛的东北部,也就是“北爱尔兰”属于英国,北爱尔兰面积约为1.41万平方千米,首府是贝尔法斯特,人口数量约为170万人。

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爱尔兰岛虽然是一个岛屿,但是岛上的人类活动史非常悠久,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就有从大不列颠岛来的人类在爱尔兰定居,距今已经有近1万年时间,当时地球可能还处在第四纪冰期末期,海平面较低,以及冰冻的海面,使得人类迁徙成为可能。

到了公元前6世纪凯尔特人从中欧地区陆续前往爱尔兰岛,逐步建立起了五个小王国,凯尔特人也被认为现代爱尔兰人的祖先。

后来,爱尔兰岛上的人们先后遭到丹麦人、挪威人和英国人的入侵和殖民统治。

北爱尔兰地图其中,统治爱尔兰时间最长的是爱尔兰的邻居,也就是英国人,从1169年开始至1171年,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入侵爱尔兰并取得决定性胜利,从而开始了对爱尔兰岛的殖民统治,此后爱尔兰人虽然不断起义,也不断的遭到英格兰人的残酷镇压。

到了1801年,英国通过了英国和爱尔兰合并法案,把爱尔兰划入了英国的版图。

此后,爱尔兰一直反抗并希望脱离英国,到了1921年英国允许爱尔兰南部的26个郡成立“自由邦”,而北部6个郡依旧归属英国,这也成为了现在爱尔兰和北爱尔兰的基本格局。

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

爱尔兰的历史包含了入侵与抗争互为一体的内容,它被异族占领的时间比欧洲其他国家都要长,直到1921年独立。

该地最初的居住者来自欧洲大陆,纪元前,凯尔特人(盖尔人)登上该岛,从此为它打上明显而持久的“爱尔兰”印记,在凯尔特语中,“爱尔兰”意为“后面”,转意为西边,意即欧洲西陲。

罗马统治从未染指爱尔兰岛,爱岛一直保持着部落社会结构,人们依靠农业、渔猎为生。

公元432年,圣帕特里克来到爱尔兰传播基督之音和罗马文化,他选择三叶草来象征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使包括盖尔人国王的当地人皈依基督教,他也成为最受爱尔兰人爱戴的圣人。

7—8世纪,盖尔社会与基督教完全融合并进入黄金时代,修道士编撰出《杜若经》、《凯尔经》。

8世纪末起,维京海盗开启南下袭扰之旅,他们既劫掠盖尔人家园和修道院,也与当地人通婚融合,直至1014年,盖尔人才取得一场对北欧人的大胜。

12世纪后期英格兰染指爱尔兰,到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已完全控制1169年,英国人第一次入侵爱尔兰,起因是一位夺人之爱的盖尔人国王求助,不列颠势力藉此在该岛一呆数年,并以王室联姻的形式巩固其地位。

1175年,英王假教皇整肃爱岛秩序之名迫使爱承认英国的宗主权,当时的爱尔兰,北有维京人(主要是挪威人)进犯,东有诺曼人(听命于英国)、英国人介入步步加深,到16世纪后期,英王伊丽莎白一世有效控制爱尔兰。

爱对英国人的仇恨已然铸成,双方在宗教上亦形成对立,天主教会在爱尔兰占统治地位,而英国完成宗教改革后新教盛行。

1558—1603年,爱尔兰人4次起义反抗英国统治。

1641年,更大的暴动席卷爱岛并持续10年,1649年,克伦威尔率大军征讨爱尔兰,他对爱天主教徒和集结爱岛的英国王党势力大打出手,3年时间约1/3的天主教爱尔兰人(据信有60万人)死于非命,幸存者被赶到香农河以西的贫瘠土地,以东肥沃耕地悉数被英军及新教徒占有,爱尔兰开始最悲惨的历程,法律禁止天主教徒继承和租赁土地、进入议会和军队、进入唯一的大学和英语学校……1801年,爱尔兰被英国完全吞并,英国遂称“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1831年,统治者在爱尔兰全境建立英语单一的教学制度,爱尔兰孩子脖子上挂一木棍,若被发现说盖尔语,老师就在上面刻一道痕,家长据此对孩子“棒棒炖肉”——当地人的生存完全掌握在英格兰人手中。

不屈的爱尔兰人只能在篱笆丛中偷学盖尔语,反抗和起义也从未停止。

统治者还在当地实行马铃薯单一种植制度,1846—1848年该作物连遭病害,爱尔兰陷入空前的“马铃薯大饥馑”,饥饿加之热病流行,致使百万爱尔兰人丧生,150万人流亡海外,大多数人到了美国。

有详尽的人口统计为证,1841年爱人口817万,按正常的出生率10年后应超过900万(天主教徒出生率高),而1851年人口普查实数为655万。

据称当代爱历史学家以严谨客观态度将死亡人数修正为80万。

1916年都柏林爆发抗英的“复活节起义”,该事件引领爱尔兰历史走向。

1921年12月,《英爱条约》允许爱南部26个郡成立“自由邦”,享有自治权,新教徒为主的北部6郡(现北爱尔兰)仍归英国。

1937年,“自由邦”成为英联邦内的共和国。

1948年12月,爱尔兰脱离英联邦,次年英国承认,同时拒绝归还北部6郡。

1998年,爱英两国政府与北爱各党派联合签订《北爱和平协议》。

爱尔兰人、特别是思想知识界难忘历史痛楚,他们弃绝盎格鲁撒克逊。

爱尔兰1973年加入欧共体,在欧洲大陆找到真正伙伴,1999年成为欧元区成员。

二战至今爱一直奉行中立政策,1999年底成为北约“和平伙伴”,同时重申无意加入。

爱尔兰南部26郡成为“自由邦”的1921年,北爱6郡人口结构已发生有利于新教徒的变化——后者占比6成,它们决定不加入“自由邦”,英国政府也不允许“加入”的情形出现。

如今北爱(2011)天主教与新教徒比例基本一致41%/42%,另有9.9%无宗教信仰,6.8%非天主教与新教的第三种宗教信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823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