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赏析

游子吟赏析,第1张

游子吟赏析 如何赏析《游子吟》?

《游子吟》是被称为“诗囚”的唐代诗人孟郊最著名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歌咏最深沉的母爱而享誉千年,宋代苏轼在他的《读孟郊诗》中有“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以真挚的情感才能去感动读者,可见这首诗其影响深远。

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一生可谓历经坎坷,一直不遂人愿,他已经四十六岁了,才有幸中了进士,天命之年的五十岁,才当了个小小的溧阳县尉,即使如此,却也是结束了他之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

而令他最为高兴的事儿,其实还是可以把母亲接来与自己为伴,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饱尝人间冷暖和世态炎凉的孟郊,由此提笔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年的感人诗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前四句写离家前母亲为自己缝制衣服的情景。

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新衣。

临行前她更是忙着把针脚缝得特别密实,既怕耽误了他的行程,又怕儿子可能很久都不能回来,所以把衣服缝得更结实更暖和。

这个场景非常的令人动情,所有的母爱都融入了密密缝制的新衣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最后两句写的是诗人内心波涛汹涌的对母亲炽热的感激。

诗人把游子之心比作了小草,把母亲的爱比作了春日的暖阳。

诗人说,谁能说像小草般的那点孝心,可以报答母亲如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而深厚的恩情呢?这两句是诗人难抑的真挚情感,世间最伟大的情感莫过于无私而又崇高的母爱。

这首《游子吟》措辞简洁浅显,自然清新流畅,母子之间纯朴真实的情感,在诗人的笔下越发撼动人心,引发共鸣。

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被人津津乐道,无私又伟大的母爱也一直被歌颂和传扬。

欢迎关注“诗词与文学”,一起品读诗文,欣赏经典……

是孟郊,而非梦郊。

每每读到或者听到这首唐诗的时候 ,不知为什么眼角都会溢出一滴泪水。

特别是最后两句,天下只有不孝的儿女,哪有狠心的爹娘。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为两个词组,而不是两句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

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

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琐琐碎碎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

朴素自然,亲切感人。

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有些堪比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

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

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

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833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