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普遍认识和了解自闭症或孤独症只是近十年的事情,在此之前我们的身边很少看到这样的孩子,而医院也基本没有什么科室和医生专注这个领域。
对于这种疾病的研究与治疗也主要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在国际上统一称为自闭症,在国内将儿童发育障碍谱系统称为孤独症,包括自闭症、智力发育迟缓及各种失调症状,这些情况的主要表现大致相同,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不同的异于常人或低于常人,而孩子在三岁左右即可识别出是否存在问题。
首先,社交发展障碍。
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不与人进行目光对视和眼神交流,更不会与人分享和主动参与活动,对于他人的呼唤没有回应,无视他人的存在。
其次,语言发育迟缓。
出语言的时间明显晚于同龄孩子,口音不清或内容无意义,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更不理解他人的语言。
再次,行为异于常人。
日常生活中存在严重的行为刻板现象,比如出门必须走相同的路线,拒绝改变方式或习惯,只认一种颜色或物品,长期专注于某个物体或游戏,喜欢旋转的东西,喜欢重复一个动作等。
最后,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发育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检查,确诊后及时进行干预训练,3-6岁是黄金时期,可以让孩子及时调整做到生活独立能力与技能。
总之,对于这种情况,医学界尚未了解,发病原因不明。
它既不是先天的,也和后天的教育无关,而且至今也没有完全得到治愈的病例。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大赛爸爸说”,一起分享育儿心得。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
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其主要症状突出一个词“障碍”,包括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等等,有的还伴有一定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是以明显的社会交往,言语交流异常及刻板重复的行为为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如何发现自闭症多数的孤独症早期症状在婴儿期即已出现,半岁左右的宝贝可能就开始反映出某些孤独症的征兆了,而这个时候的宝贝还不会说话表达,就容易造成某些信号被父母忽略,例如父母用食物或玩具逗引宝贝时,宝贝却总是“目中无人”,不与父母对视,甚至有些宝贝拒绝家人搂抱或身体接触。
宝贝1岁大的时候,就开始有一些典型信号供父母参考了。
如无法跟父母进行眼神交流;当父母呼唤其名字时,宝贝不会产生反应和应答的表现;无法识别父母,无法对外界刺激做出正常的反应;对周围的人及物不感兴趣。
另一方面,一些不典型的信号父母也要留心,如宝贝还没有喃喃自语或一些表达情感的动作。
3岁左右的宝贝,我们要注意观察宝贝的兴趣和行为,如宝贝表现为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孩子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车轮,单调地摆放积木块或物品,不能正确玩玩具,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面对宝贝们通常喜欢的动画片,儿童节目,动画电影则毫无兴趣,难以适应新环境等,就需要父母们引起重视了。
如何有效的治疗孤独症,早期干预以教育训练为主为什么早期的干预不是吃药为主,而是以教育训练为主?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孩子核心症状是社会交往能力的缺失或者是与交往相关的言语或非言语交流能力的降低。
教育训练的目的可以概括为:改善核心症状,即促进社会交往能力、言语和非言语交流能力的发展,减少刻板重复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尚可促进智力发展,培养生活自理和独立生活能力,减少不适应行为,减轻残疾程度,改善生活质量,缓解家庭和社会在精神、经济和照顾方面的压力,力争使部分患儿在成年后具有独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