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兵熊熊一人,将熊熊一窝,是一个理。
有道理,但太绝对化而已。
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习”的能力。
自孔子开始,就主张对学生因材施教,要求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个好的老师,确实能够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特长,学有所成,但是这个“成”不代表这个学生最终的成就,因为她/他还要进入社会这个大学堂。
一个人在学习生涯中,也不会只遇到一个老师,最好的学习状态是能够吸收各个老师教授的最好的一面,而分辨和摈除不好的一面。
同时老师能够涉及到的教育范围也是相对有限的,毕竟学校教育是按照科目和教学大纲来施教的,教授的主要是学科知识,当然部分老师也会延伸到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不过学生能够学成什么样,还要看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以及受到家庭环境、周边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每个老师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也千差万别,社会也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也许你认为文化课没学好的学生,他将来会成为一个体育天才也说不定。
有没有教好和会不会教,既不是某一个老师的责任,也不是某一时某一次的考试结果就能盖棺定论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