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决定书法高度的是功力。
如果要达到很高的水准,换句话说要成为一流的书法家,必须要有一定的才气。
我这么说话,肯定有人会反对我的意见。
我首先说一下“功力”这个词的意思。
“功力”就是书写的基本功夫。
大家都知道,学习书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是需要一个人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练习,没有“铁棒磨成针”的那股子韧劲,是学不到手的。
而且时间又长,也许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才能出一点成绩。
可想而知,学习书法的难度有多大。
功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修炼而成的。
你投入的时间、精力越多,功力也就越深,那么,高度也会水涨船高。
但是,光有高度还远远不够。
因为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要想“百尺竿头,更上一层”会越来越困难。
也就是说,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有字外功夫的修养。
不信的话,可以翻开书法史来看看,有哪位大书法家仅仅只是字写得好?他(她)们都是书法家的同时,也是大学问家。
以前的书法家是文学家,政治家,诗人,军事家和科学家等。
现在呢?通通成了抄书匠,写字匠等。
假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是抄写别人写的文章。
我相信,《兰亭序》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会大打折扣。
《兰亭序》不光字写得好,而且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抒情散文。
所以说,我是这么认为:决定书法高度的是功力。
决定你能不能成为一流的大书法家的,是你的才气所决定。
决定书法高度的是功力,还是才气?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是书法的功力?什么是书法的才气?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书法功力指的是“书写技能功夫”,也就是基本功,比如点画、结体、章法、墨法等是否可以用笔准确的表现出来。
功力与时间成正比。
书法,只要坚持不懈地练习,功力都会递增的。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此人有10年功力,此人有30年功力。
等等。
比如,田英章13岁学书法,将近60年功力。
孙晓云3岁学书法,将近64年功力。
但功力不等于实力。
比如孙过庭只有20多年功力,一部《书谱》名垂青史,米芾称赞唐草无出其右。
而才气才是决定书法高度的最重要因素。
才气即一个人内在才华、才情的自然对外流露。
才气包括书家的精神修养和精神境界。
影响书法成就(才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的天赋、阅历、文化素养、人格魅力等等。
1、天赋以《书谱》作者孙过庭为例。
孙过庭一生没有拜过师父,纯粹是自学成才。
是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自学天才。
包括现在很多书法神童,都是天赋秉异的,能不能真正成才那是后话。
2、阅历以欧阳询为例。
欧阳询幼年丧父,被父亲的好朋友江总扶养长大。
历经陈朝、隋朝、唐朝,历经磨难,造就了欧阳询坚强的品格。
所以欧阳询楷书险峻风格跟他的人生阅历是分不开的。
又比如,颜体的刚毅、赵体的圆润都是跟人生的阅历息息相关。
3、文化素养古代书法家一般都是诸体皆能,而且一般也是书文皆佳,甚至书画皆能,多才多艺。
以我们熟悉的启功为例。
启功,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启功先生博学,是难得的通才型学者,而且为人随和低调、幽默风趣,所以他的书法才会独具魅力。
4、人格魅力书法成就跟人格魅力也是息息相关的。
一个猥琐的人,即使书法水平最高,历史也是不会承认的。
比如四大奸相,特别是秦桧,创造了“宋体”,但肯定没有人去学他的书法。
宋四家也没有蔡京的一席之地。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家学渊源,宗教信仰等等。
比如王羲之的家族渊源是无人能及的。
王羲之家族崇尚天师道等等。
都是影响才气的因素。
所以小编认为,书法的功力是学习书法的基本功,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学习,功力都是可以提高的。
唯独一个人的才气是独一无二的,是无法复制的。
才气是决定书法高度的最重要因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