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的经典文化——书法艺术是唯一可以笑傲于世界之林而任何国家都没有办法来比较的灿烂瑰宝!怎么练好书法?怎么能有成效?个人观点:作为初学者“博采众长”最好不要提倡,应该是专注某种书体的喜好和认同的风格。
古来书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又分章草、今草,今草又分小草、大草等),具个人经验:首先要知道心灵深处所喜欢的字体和字体的作者甚至要了解书法的历史的脉搏,然后找到适合你、你自己更为青睐的字帖来按时、按步奏的临摹、研究、揣透、背贴等。
就像谈恋爱一样,不能谁都喜欢,你只能专注你最喜欢的人,直至结婚生子。
我是首先先反复临摹唐《集字圣教序》(王羲之的散字拼凑),而后再临摹王羲之的《十七贴》、孙过庭的《书谱》、王羲之的《尺牍》,就这样反反复复。
其他人的字几乎不看,更不今天临写明天临那的。
练习书法时如何博采众长?都要进行练习临摹吗?我们就这一初学者关心的问题来谈一谈书法如何博采众长。
先回答后面的一问。
你要采人家的长,不练习临摹能采得到吗?就好比你要采摘一朵鲜花,最起码你得看见这朵花,然后走近它,在伸手能够采摘到的地方才能办到。
你要博采众家之长,你首先要知道人家的长处在哪里。
要得到他的长处,你只有临摹练习,才可能得到。
你说是不是?如何把众家之长和谐的融合于自己的书法之中?是不是在一个字中这一点用王羲之的,那一横用颜真卿,又一钩用虞世南……这样的混搭?这样集百家千家于一身就是“博采众长”?这叫吃“百家饭”。
纯粹的“叫花子”体。
书法构成的元素是笔法和结构。
不同的用笔,构成风格各异的流派。
博采众长,是在临习诸家风格时的潜移默化。
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不是一朝一夕的东拼西凑。
当你临遍天下名家的时候,他们优秀的东西会自然而然的灌注在你的笔下。
你根本就不用 *** 心把他们的东西如何绑定在你身上。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精临天下。
你今天的精临天下,换回来的,就是明天的“君临天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