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文章 希望对你有利。
这是我在短暂的考研复习时间里总结出的快速提高翻译水平的方法,练习材料是大家都知道的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很多同学都知道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是练习汉译英的绝好书籍,可到底怎么来用这套书却不是每一个同学都知道的。
大多数同学都采取先自己翻译然后对照范文的方法。
这种方法并不错,但要真正行之有效,关键在于对比过后的反思和总结。
很多同学对比完之后,并不能充分理解范文的优胜之处,或即使理解了,并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下次还是按自己原来的套路去翻译。
这样的练习不如不做。
我们做一篇翻译就要有一篇的收获,而这个收获关键在于对比范文之后的反思和总结。
本人在备考初期,也是先自己翻译后对比范文,看过就扔一边儿了。
后来再翻译之前的东西时,发现自己还是没有多少进步。
认真反思之后,发现自己缺少对范文的透彻理解。
于是我花费了很多心思在研究范文上,并把范文的每一个短语每一个句型每一个用法,都一一查阅,弄明白它们的详细用法,并记录在笔记本及书上。
时时翻阅,以便记忆。
后来再翻译之前的文章,看着中文,那些总结的翻译知识点就一一浮现在脑海中,基本上能够再现范文。
我复习翻译的时间很短,但因为方法得当,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这里,我把自己学习翻译的具体步骤写下来,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在翻译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第一,依照范文,逐字逐句考察,只要是有价值的翻译点,都一一按顺序记录在笔记本上,并根据相应顺序在范文上标出数字,以便能够快速便捷的在原文中找出该翻译点。
第二,对范文中出现的短语、生僻单词等,我会在笔记本中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包括中文解释、双语例句等。
对于有多种用法的短语,我也会列出最常用用法,并配以例句。
只有这样,在学习中才会举一反三,全方位掌握这些翻译点。
第三,根据我的学习经验,在第一次自己翻译并对照范文后,把这些总结的翻译点在范文中用数字序号标示出来,并仔细回忆笔记本中关于该翻译点的用法解释。
在以后的翻译中,看到中文即可回忆出笔记中的翻译点,并可根据笔记中所标示的数字编号一一对应中文翻译下来。
这样翻译得来的译文非常接近范文。
第四,下面是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一篇我自己做的笔记,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的做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模仿着试一下,看有没有效果,呵呵。
一、备考攻略。
1.消除对书面表达的恐惧心理。
书面表达题只是考查学生初步的英语表达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用80-100个词表述特定提示材料,内容全面、语法正确即可。
通常情况下仅需8-10个句子,还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作文"。
因此,同学们只要打下坚实的词法、句法基础,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适当的训练,大可不必对此题型心存恐惧。
2.正确使用时态。
从中考书面表达阅卷情况来看,时态混乱是考生最常犯的错误。
常常是一篇不到10句话的短文中,各种时态应有尽有。
因此,考生应该熟练掌握初中阶段的6种主要时态的概念、构成和使用。
考生应根据材料的内容,正确确定时态类型。
先从宏观上判断是属于现在时态范畴,还是属于过去时态范畴,亦或是将来时态范畴,再从微观上细分。
安徽省近年中考书面表达基本都是使用一般现在时。
3.五种基本句型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尽管英语的句式千变万化,五种基本句型却是变化的源头。
同学们应该认真领悟和正确运用五种基本句型。
五种基本句型不但能帮助我们建构句型,而且是我们检验句型正确与否的重要方法。
同学们平时可以在掌握五种基本句型的基础上,多进行扩句练习,它是我们训练句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4.适当背诵范文也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英语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既是建立在其他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又是其他能力提高的先决条件。
背诵范文虽有投机取巧之嫌,却不失为进行语言积累,增强语感的良策。
因此,同学们可以在考前有计划地背诵一定数量不同题材的短文。
二、应试秘笈。
1.正确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工整的书写,整洁的卷面,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相反,如果试卷涂改严重、字迹潦草,纵使语法、表达正确,其最终得分也会大打折扣。
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先打草稿,经过修改确定无误,方可在答题卷上誊写。
2.认真审题,读懂题意。
中考书面表达主要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进行评价。
考生应该把写作的提示材料反复多看几遍,看清题目要求,圈出写作要点,避免遗漏,因为阅卷老师通常"踩点"评分。
3.反复揣摩材料,努力用自己会表达的方式组织句型,避免用汉语翻译的思维模式。
如果对所写句型的正确性不是非常有把握,慎写长句。
4.内容表达清楚即可,文章切忌太长或太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