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河套平原发达很容易理解,因为本来就是黄河中上游平原,有丰富的水源。
在古代,农业不能没有水。
只要有水加上土地肥沃,这里很快就会成为人口密集的地区。
简单说下概念:河套平原一般指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之地。
包括银川平原(宁夏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今分属宁夏、内蒙古、陕西。
黄河在这里先沿着贺兰山向北,再由于阴山阻挡向东,后沿着吕梁山向南,形成“几”字状,故称“河套”。
这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创造了仰韶文化,说明很多人类已经开始在这里居住生活。
不过,由于河套的位置相对靠北,在战国时期主要是林胡少数民族盘踞。
战国前期,赵国就出兵赶走了林胡,占领河套。
由于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秦国也来争夺,双方多次开战。
秦朝统一六国后,派蒙恬率十万大军在前215年至前214年将匈奴逐出河套,迁徙三万户到那里戍边,设云中、九原两郡。
河套平原开始有大发展。
河套平原自古以来非常适合农业种植,但是它的位置比较不好,过于靠近蒙古高原,处于游牧民族的近距离威胁下,只有一道长城作为屏障。
所以,历史上从汉代开始汉人就大发展河套,农业繁荣。
但却屡次遭遇诸如匈奴、羌人、突厥、回鹘、西夏、蒙古、女真等多个少数民族入侵和占领。
这里虽然适合农业种植,但前提是农民得有命种地吧?由于游牧民族入侵的杀戮、抢掠、尤其是掠夺农民作为奴隶,河套平原的发展断断续续,无数次兴起又衰落下去。
直到清代末期,游牧民族在火q大炮下衰败下去,对汉人不再有威胁。
于是,陕西、山西的一部分人开始迁到河套,经王同春对于灌溉系统的开发,河套地区开始成为西北最重要的农业区。
到了抗战时期,傅作义在这里屯守,兴修水利,发展经济,以对日寇长期作战,河套又有很大发展。
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河套也被重视,成为全国重要的产粮区。
河套平原是非常适合农耕的。
其实这里的全年降水量低于400毫升,理论上是完全不适合农业种植的。
但因为有黄河水,所以灌溉不成问题。
早在汉武帝时期,为发展农垦事业,从内地征召10万农工,在今天后套西部修建引水灌溉工程,并建造了多座城池。
后代的统治者,也大力修建这些灌溉工程,让成为西北农业的一枝独秀。
古语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
这里土地非常肥沃,又不缺水,气候也不错,适合种植小麦、水稻、谷、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各种作物,是西北地区最发达的农业区。
直到今天,河套地区也被“塞外米粮川”。
河套地区的畜牧业和水产业也很发达。
另外,这里在现代还发现了煤、铁、铜、金、石墨、石棉、盐、碱、稀土等多种矿产资源。
河套,这个汉语词的意思非常有意思;专门用来指黄河在流入内蒙古和宁夏地区时形成的一个“几”字形冲击平原,这里的土质非常适合农耕,因此素有“塞北江南”之称。
广义的“河套平原”范围大约有25,000平方公里,包括内蒙古中部黄河沿岸,阴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中形成的后套平原和前套平原(土默川平原)以及银川平原。
自远古开始,这里就受到了“仰韶文化”辐射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的那一位)在这里设立了“云中郡”;自汉代以来,这里成了中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比如匈奴等征战的战场;双方你争我夺,互有胜负,一直到唐朝,这里才逐渐稳定下来;7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与河套平原有关的描述不计其数,尤其是唐代以降的边塞诗词更是耳熟能详,脍炙人口:比如: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短短二十几个字,再现了这里的草原风情。
还有比如:贺兰山下果园成, 塞北江南旧有名。
“塞北江南”因此诗句得名。
王昌龄 《出塞》诗中的诗句:但使 龙城 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 。
”最著名的非岳飞的《满江红》莫属: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阴山、贺兰山、大青山等等地名都是古来文人墨客,戍边卫士们笔下的主题;同时,这里也是中原汉民族与游牧民族交流的 场所。
比如“南匈奴”就是在这里慢慢融入了中原的汉族。
在近代,当年的傅作义将军就曾经在这里屯田戍边,兴修水利,传承着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1951年这里建成了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1954年绥远省建制撤销;随即设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再后来又设立了河套行政区;所以“河套”一词的范围与过去相比小了许多;1975年,这里又完成180公里长的总排干渠(俗称二黄河),以及配套的大规模水利建设工程;河套平原成了名副其实的“塞北江南”——米粮川和文化宝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