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是在汉字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文字,俗称“假名”,日文有两种方式造字,取自汉字楷书偏旁的称为“片假名”,以汉字草书演变而来的称为“平假名”,平(片)假名都属表音文字,同一个汉字在中日两种语言中的意思可能会大相径庭。
汉字简化的方法是以钱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方法为基础的:1、采用笔画简单的古字,2、草书正楷化,3、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偏旁,4、仅保留原字的有特征的部分,5、原来的形声字改换成简单的声旁,6、保留原字轮廓,7、 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同音字合并为简单的那个字。
这就是为什么日文中的很多“汉字”与现在的简体字相通,而意思却截然不同的原因,其实古人造字的时候文字并不复杂,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统治阶级和文人为了自己的需要刻意将文字变的越来越复杂、晦涩难懂,对于他们来说会识字的人越少越好,而文人则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雅出众,正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们不需要大众都能读书识字!
这个问题问得不是很准确。
日本本来没有文字,是从两千年前汉朝的时候就开始引进汉字,记录日语。
那个时候,还没有所谓简繁体。
后来在使用当中,确实把一些汉字简化了,而且跟中国五十年代简化字的样子不完全相同。
比如,勞,简化为労,團简化为団,澤简化为沢。
另外,有的汉字在中国使用的时候繁化了,比如车辆的辆,原写作両,日本现在还在用,没有另加一个车字旁写作輛。
此外,國字的简化字为国,确实是日本先于中国简化的。
为什么我们看日文,貌似都认识,其实意思对不上?原因是日文的汉字很多用的是古义,而我们使用的汉字,已经有很多引申义,与古义相差很大。
比如,娘,日文还是用的本义女儿的意思,我们则因为把孃字和娘字合一,造成字和义混淆了。
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里面的娘,指的就是女儿大了要嫁人,不是母亲改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