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很复杂的问题,萨沙简单说说。
沙俄本来是个封建农奴制国家,简而言之国家其实是大贵族控制,他们有很多农奴。
这些农奴的存在,让大贵族可以几乎无偿获得巨额财富。
因为农奴没有人身权力,同等于牲口。
然而,对于国家来说,农奴制度是非常落后的。
因为农奴的工作积极性很低,导致国家农业水平很低。
同时,农奴众多,也就让自由劳动力较少,不能形成足够数量的工人,对工业发展也是很大的阻碍。
这种制度在欧洲是相当落后的。
为此,亚历山大二世冒着国内贵族的巨大反对,在1861年废除了农奴制度。
亚历山大二世成为贵族反对的众矢之的,很多大地主甚至组织暗杀组织对付沙皇。
然而,废除农奴制的俄国,仍然保留封建制度。
虽然沙皇进行了一系列君主立宪制的改革,然而实际权力仍然 *** 纵在封建贵族手中。
而封建贵族只有少量从事工业,大部分还是传统的地主,比如《复活》里面的聂赫留朵夫公爵,其实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寄生虫。
然而他之所以能够一辈子骄奢淫逸,依靠的只是继承下来的几万俄亩的土地而已。
而当时的欧洲发达国家,比如英国、法国甚至德国,资产阶级占据主要的历史舞台。
在19世纪中后期,法国的贵族地位早已一落千丈,甚至沦为笑柄。
真正国家的领袖人物,都是大资本家。
这些资本家支持君主立宪和共和制度,很适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得国力迅速增强。
在1870年代的时候,西方经过计算,认为法国和德国的工业力量大体旗鼓相当。
而沙俄的工业仅为法国或者德国的三四分之一。
可以说,沙俄已经远远落后欧洲发达国家,就一个国家来说这是很危险的。
日俄战争的惨败,也就揭露了沙俄国内的严重问题。
其实,早在19世纪之前,沙俄内部很多有识之士,就要求进行全面的改革,不惜采用政变和暗杀的手段。
拿上面提到的亚历山大二世来说,他就被俄国民意党刺杀而死。
民意党是沙俄时期的一个左翼恐怖组织,成员包括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
民意党的纲领包括:召开立宪会议、普选制、终身人民代表、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村镇自治、以志愿民兵代替常备军、将土地分配给农民、逐渐将工厂交给工人、民族自决。
民意党采用暴力手段暗杀,对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七次暗杀(并最终成功将其炸死),之后对亚历山大三世也进行了多次暗杀。
为此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被沙俄政府处死。
而民意党后来就演变为,大名鼎鼎的社会革命党。
沙俄的社会问题,在一战中集中爆发出现。
这场战争除了造成数以百万的沙俄士兵死亡以外,还导致国内经济几乎崩溃。
当时沙俄的封建制度已经无以为继,除了资本主义政党、社会主义政党反对它以外,甚至连贵族阶层也不支持软弱的沙皇。
二月革命,其实只是沙皇失去对国家的控制,从地下转变到地上而已。
当时尼古拉二世要求贵族和将军们立即平叛,然而他们却毫不留情的要求他下台。
从此刻开始,俄国的封建制度就结束了。
二月革命以后沙俄还是非常混乱的。
所谓的临时政府只是一个乌合之众的联合体,包括左派、右派、中间派甚至无政府主义者等各种势力。
当时临时政府的14个部长,分属于6个党派,还包括一个无党派(外交部长米哈伊尔·捷列先科)。
显然,这样一个乌合之众的政府,不足以维持当时还陷入战争的局面。
而当时的左派,包括社会民主党、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都有很强的实力。
即便在临时政府中,社会民主党和孟什维克的部长就有5个部长之多,而掌权的立宪民主党不过有4个部长。
更重要的是,左派受到大城市的工人支持,也受到工农出生的军人支持。
当时军事权力,实际掌握在左派社会民主党手中。
而右派尤其是立宪民主党,主要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产阶级和地方实力派组成。
这些人同工农是基本脱离的,被称为“老爷们”。
相反,左派则被工人们看做是“自己人”。
当然,如果给立宪民主党一些时间执政,他们也许可以通过资本主义改革争取到人民的支持。
然而,立宪民主党没有这种机会,他们上台后几个月后就被推翻,根本就不能争取民众的支持。
这种情况下,十月革命爆发是顺理成章的,说通俗点就是左派不愿意和右派分享权力,直接武力将他们推翻而已。
人类通过无产阶级专政道路实现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的一次悲剧性试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