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运动假说对找矿做出了贡献,但是地壳是一个整体,像“传送带”一样旋转,不会发生相对运动。
事实上,小行星撞击是地质变化的动力和岩石、矿物的来源!
谢谢邀请,板块构造学说是近几十年来解释地球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以及解释地球宏观地形形成原因一种较为流行的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建立在海底扩张学说和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之上。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位于软流层以上部分的地球“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带分割成若干部分,其中主要的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
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
地球的板块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由于板块的运动,使得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而板块的内部由于远离板块交界处,相对较为稳定。
根据板块之间相对运动的不同,板块边界可以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所谓“生长边界”是指板块之间相互张裂、分离而形成的板块边界,对于宏观地形而言,如果是陆地板块的内部张裂,就会形成“裂谷”,比如东非大裂谷就是非洲板块内部张裂而形成,裂谷继续扩张就可能形成“海洋”,比如红海。
板块之间继续张裂,就有可能形成“大洋”,大西洋就是板块之间不断张裂而形成的。
海洋板块之间的张裂,就会形成“海岭”,由于板块之间张裂,地下深处的岩浆就会上升并喷出海底形成火山喷发,形成大洋中脊,也就是海岭,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都有海岭分布。
所谓“消亡边界”是指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板块边界,地中海-喜马拉雅消亡边界和环太平洋消亡边界是最主要的两部分。
对于宏观地形而言,如果是陆地板块和陆地板块相互碰撞,通常会形成“山脉”和“高原”地形,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就是南亚次大陆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
如果是海洋板块和陆地板块相互碰撞,就会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等地理事物。
比如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日本群岛、千岛群岛等岛弧,并形成了马里亚纳海沟等海沟;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世界上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