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怎么读

既怎么读,第1张

既怎么读 格律诗中的“看、重、漫、量、难、忘、为”等字,既读平声又读仄声吗?

这几个字在平水韵中都是多音字,“看”“漫”“难”都分属“十四寒平声,十五翰去声”;“重”分属“二冬平声,二宋去声”;“量”“忘”分属“七阳平声,二十三漾去声”;“为”分属“四支平声,四寘去声”。

在实际运用中也是这样。

看一枝花(唐·何希尧)七绝几树晴葩映水开,乱红狼藉点苍苔。

东风留得残枝在,为惜余芳独看来。

看是去声。

七夕(唐·杜牧)七绝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看是去声。

万寿寺歌词(唐·张隐)七绝位乖燮理致伤残,四面墙匡不忍看。

正是花时堪下泪,相公何必更追欢。

看是平声。

乞竹(唐·王建)七绝乞取池西三两竿,房前栽著病时看。

亦知自惜难判割,犹胜横根引出栏。

看是平声。

重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唐·张说)七绝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重是平声。

不见来词(唐·施肩吾)五绝乌鹊语千回,黄昏不见来。

漫教脂粉匣,闭了又重开。

重是平声。

乐府杂咏六首·金吾子(唐·陆龟蒙)嫁得金吾子,常闻轻薄名。

君心如不重,妾腰徒自轻。

重是去声。

再谪夷陵题长乐寺(唐·李涉)七绝当时谪宦向夷陵,愿得身闲便作僧。

谁知渐渐因缘重,羞见长燃一盏灯。

重是去声。

漫上清辞五首(唐·李九龄)七绝入海浮生汗漫秋,紫皇高宴五云楼。

霓裳曲罢天风起,吹散仙香满十洲。

漫是去声。

使东川·江上行(唐·元稹)闷见汉江流不息,悠悠漫漫竟何成。

江流不语意相问,何事远来江上行。

漫是去声。

从幸秦川过白卫献诗(唐·韩昭)七绝为云巫峡虽神女,跨凤秦楼是谪仙。

八骏似龙人似虎,何愁飞过大漫天。

漫是平声。

八月九月望夕雨(唐·徐凝)七绝八月繁云连九月,两回三五晦漫漫。

一年怅望秋将尽,不得常娥正面看。

漫是平声。

量书从事厅屏上(唐·刘坦)七绝金殿试回新折桂,将军留辟向江城。

思量一醉犹难得,辜负扬州管记名。

量是平声。

元日有题(唐·崔道融)五绝十载元正酒,相欢意转深。

自量麋鹿分,只合在山林。

量是平声。

书事(宋·戴复古)喜作羊城客,忘为鹤发翁。

问天求酒量,翻海洗诗穷。

已过西南道,适遭东北风。

扁舟载明月,枉作卖油公。

量是去声。

和段仲衡谯楼新军额二首(宋·陈傅良)笔落元戎量,诗成坐客新。

谯门双壮观,边将一团春。

梦破盘行玉,名存瓮得银。

衰迟亡补报,着意与民亲。

量是去声。

难七夕(唐·李中)七绝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难是平声。

上礼部侍郎陈情(唐·施肩吾)七律九重城里无亲识,八百人中独姓施。

弱羽飞时攒箭险,蹇驴行处薄冰危。

晴天欲照盆难反,贫女如花镜不知。

却向从来受恩地,再求青律变寒枝。

难是平声。

勉儿子(唐·韦庄)五绝养尔逢多难,常忧学已迟。

辟疆为上相,何必待从师。

难是去声。

和峡州冯使君题所居(唐·吴融)七律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

晓岫近排吟阁冷,夜江遥响寝堂虚。

唯怀避地逃多难,不羡朝天卧直庐。

记得街西邻舍否,投荒南去五千余。

难是去声。

忘上兜率寺(唐·杜甫)五律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

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

庾信哀虽久,何颙好不忘。

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

忘是平声二灵寺守岁(唐·戴叔伦)七律守岁山房迥绝缘,灯光香灺共萧然。

无人更献椒花颂,有客同参柏子禅。

已悟化城非乐界,不知今夕是何年。

忧心悄悄浑忘寐,坐待扶桑日丽天。

忘是平声。

与清江上人及诸公宿李八昆季宅(唐·耿湋)五律汤公多外友,洛社自相依。

远客还登会,秋怀欲忘归。

惊风林果少,骤雨砌虫稀。

更过三张价,东游愧陆机。

忘是去声。

代州民问(唐·白居易)七绝龙昌寺底开山路,巴子台前种柳林。

官职家乡都忘却,谁人会得使君心?忘是去声。

为一片(唐·李商隐)一片琼英价动天,连城十二昔虚传。

良工巧费真为累,楮叶成来不直钱。

为是平声。

三代门夏禹(唐·周昙)尧违天孽赖询谟,顿免洪波浸碧虚。

海内生灵微伯禹,尽应随浪化为鱼。

为是平声。

万年厉员外宅残菊(唐·顾非熊)五律才过重阳后,人心已为残。

近霜须苦惜,带蝶更宜看。

色减频经雨,香销恐渐寒。

今朝陶令宅,不醉却应难。

为是去声。

上崔十五老丈(唐·刘商)七绝天汉乘槎可问津,寂寥深景到无因。

看花独往寻诗客,不为经时谒丈人。

为是去声。

古人对多音字处理是比较宽泛的,按照格律的要求灵活运用,不像我们今天一定要符合音义的区别使用。

了解这一点对于学习写作格律诗的朋友们还是有用的。

没错,看、重、漫、量、难、忘、为这些字,都是平仄两读的,像这样的字还有“听、醒、令、教、思”等。

借这几个字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平水韵》中所属韵部“看、重、漫、量、难、忘、为”这几个字,前边的网友说得也比较细,我着重说一下后边这几个。

“听”分属下平声九青、上声十二吻和去声二十五径。

“醒”分属下平声九青、上声二十四迥和去声二十五径。

“令”分属下平声八庚和去声二十四敬。

“教”分属下平声三肴和去声十九效。

“思”分属上平声四支和去声四寘。

实例听欧阳修《画眉鸟》“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横放吟啸且徐行”。

以上的“听”为去声。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听”为平声。

醒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听、醒”均为去声。

纳兰容若《南乡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醒”为平声。

陆游《东关》“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潇潇雨打篷”,“醒”为上声,“听”为去声。

令宋之问《度大庾岭》“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李商隐《筹笔驿》“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令”均为平声。

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令”为去声。

教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教”为平声。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教”为去声。

思王维《相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思”为平声。

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思”为去声。

我的体会我的体会,平时读诗背诗,尽量留意一下平仄两读的字和入声字,入声我不会读就读成去声。

读古诗词要读在平仄上,就像唱歌要唱在旋律上。

这样对格律的掌握、对平仄两读的字的识别,对平水韵中入声字的识别,都是有好处的。

因为坚持时间长了,就会有语感,到时候自然而然,感觉就应该这样读。

比如晏几道的《南乡子》“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我自然会把“教”读平声,“笛”是入声直接读去声。

有语感了,就很自然了,不用刻意再去留意什么。

建议大家多听一听叶嘉莹先生读诗、讲诗和吟诵,叶先生读诗词的方法非常值得学习。

以上是我对平仄两读字的认识和读诗的一点体会,欢迎大家留言。

关注梅鹤读书,欢迎点赞,一起读出不一样的精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071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