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知政事

参知政事,第1张

参知政事 古代的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是宰相的别称吗?有何依据?

首先概括起来说一下答案,古代的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基本上是宰相的别称,之所以说是“基本上”,是因为这两个称呼在不同的朝代他所代表的官职含义略微有些差异,有时代表的不是真宰相职位,有时代表高于宰相的职位,甚至还有的时候代表非宰相职位。

那么下面我们就具体介绍一下。

唐朝众多周知,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立国初期,只有三省的长官是宰相,但是到了唐太宗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非三省长官行使宰相职能的情况,比如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与朝政,这种情况就被称之为“参知政事”,但此时的“参知政事”并不是正式职位名称。

直到是贞观十三年,刘洎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这时候参知政事才正式作为宰相一个代名词。

贞观八年,左仆射李靖由于年老疾病的原因,允许他每三两日到中书门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就此出现。

永淳元年,唐高宗鉴于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秘书员外少监郭正一、吏部侍郎魏玄同表现出色但资历尚浅,所以让他们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此,终唐以来四品已下知政事者,开始以平章事为名。

在此也可以看出,平章政事虽为宰相之列,但属于下等宰相。

文献依据:《新唐书 卷四十六·志第三十六·百官一》《新唐书 本纪·卷三·高宗》大宋到了宋朝期间,宋承唐制,但是以同平章事为正职宰相。

宋初,为了分相权,打算设置一个副宰相以监控,但是名字还不能太明显,最后就叫做参知政事,但是这个职位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没有宰相的权利,所以这时还不能称之为宰相的别称。

后来经过演变,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参与实际决策,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

宋元祐期间,以文彦博、吕公著等人在朝德高望重,所以处老臣硕德,特命以宠之也。

故或称"平章军国重事",或称"同平章军国事"。

虽说这个职位在宰相的排名之上,但是却不是宰相。

另外,宋朝期间还有使相一个称呼, 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这些同平章事者,都可称之为使相。

但是使相不预政事,不书敕,只是在敕书写上其官衔而已,没有相权之实。

文献依据:《宋史 卷一百六十一·志一百一十四·职官一》元朝 元朝期间设置平章政事一职,从一品,掌机务,属于第二阶级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

第一级丞相是右丞相和左丞相。

另外元朝还设置参政二员,从二品,以副宰相身份参与朝政,其职位次于右丞、左丞文献依据:《元史 卷八十五·志三十五·百官一》明朝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效仿前朝制度,设置左、右丞相,统称为平章政事,又设置左、右丞,统称为参知政事,以统领众职。

但是随着皇权加强,洪武九年朱元璋取消了平章政事、参知政事这两个丞相职称,洪武十三年罢中书省,即废丞相之职。

就此,平章政事、参知政事这两个丞相别称退出了历史舞台。

文献依据:《明史 卷七十二·志四十八·职官一》

参知政事官名。

唐初曾用来称呼宰相,如武德元年(618年)六日,裴寂参知政事;贞观元年(627年)以杜淹参议朝政,三年魏微为参预朝政,十三年刘洎为参知政事。

宋代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而以参知政事为副相,宋神宗元丰年间改革官制废参知政事,而以门下、中书二侍郎,尚书左、右丞代替。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复以门下、中书二侍郎为参知政事,而省左、右丞。

元代行中书省设参知政事,为行省的副长官。

明废。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名。

简称同平章事。

唐代中书令、侍中为宰相之职,如以其他官为宰相者,则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意思是和中书省、门下省的长官中书令、待中共同处理国事。

唐朝中期以后,宰相办公处政事堂也叫“中书门下”,于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成了宰相的官衔。

肃宗至德年间以后,凡为宰相者义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宋初沿袭唐制,以同平章事为真宰相。

宋神宗元丰年间改革官制后,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废同平章事;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起,左、右仆射并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乾道时又废。

宋制,凡节度使加同平章事的,为使相,仅为虚御。

辽、金、元多承袭前代旧名而杂乱设置,既有中书令,尚书令,又有左右丞相、同平章事、平章事等。

元代于各大行政区设行中书省,也有平章官名,但其地位更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074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