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衣带水

曹衣带水,第1张

曹衣带水 曹衣带水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中国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有两种相对的表现方式,一种表现方式叫曹衣出水,一种表现方式叫吴带当风。

下面具体解释: 一,曹衣出水,是南北朝北齐曹仲达所创的画法,又叫“曹家样”。

曹仲达出生西域,画风融西域色彩和中原汉家风格于一体。

曹衣出水,指惯用细笔,笔法遒劲有力,稠密重叠。

画出来的人物,穿着的衣服如同薄薄的轻纱,紧贴身体,就像刚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二,吴带当风,是唐朝吴道子所创的画法。

人称“吴家样”。

吴道子画佛道人物为举世之冠,被后人称为“画圣”。

吴带当风,指笔法错落起伏,笔势圆转飘逸,擅长用形如兰叶或蓴菜条一样的线条来描绘衣褶,画出来的人物衣袂飘飘,临风飞动,生动而具有立体感,如仙人天衣迎风飞举。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出自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描绘的是北齐画家曹仲达和唐代画家吴道子开创的两种宗教美术衣纹描绘风格。

它们独具特色,并有着广泛的影响。

“曹衣出水”相对于“吴带当风”要出现的更早一些,画家曹仲达在北齐享有盛名,以画梵像著称,在佛教艺术方面开创的造像风格被称为“曹家样”,对佛教绘画及雕塑都具有重大影响。

“曹衣出水,其体稠迭,而衣服紧窄”,表现的是佛造像仿佛身着薄质而十分贴体的衣服,而描绘衣纹的线条则多而稠密,整体感觉好像出水湿衣的效果。

遗憾的是曹仲达的画作现在已没有留存记录,但可从一些佛教造像中看到丝许脉络。

唐代的画家吴道子开创的 “吴带当风”的出现晚于“曹衣出水”,更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

该风格在衣纹描绘中更多地表现了中国士人所着汉服“褒衣博带”的飘逸感。

“吴带当风”在衣纹风格上用的兰叶描,以劲怒的笔力和博大的气势来表现飞动的袍袖飘带。

有一种“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

这在敦煌壁画中被广泛应用。

《送子天王图》局部吴道子被尊称为画圣,擅长人物故事画,主要作品有《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现藏于日本国大阪市立美术馆,是宋人李公麟的临摹本。

描写的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降生以后,他的父亲凈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115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