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皇帝赵匡胤,手握重兵,趁后周孤儿寡母,自己导演“黄袍加身”的历史剧,而取得老主人后周朝廷江山,登基为皇帝后,为稳固统治,采取的一个策略而已,谈不上“仁义”不“仁义”,是一个稳定统治而采取的办法而已!至于,无奈否?肯定是并非出于无奈!而是自己皇位来之的历史,因而疑心太重,唯恐“黄袍加身”的历史重现,而采取的自认为必要的手段而已!因为,赵匡胤登基为帝后,夺得江山稳固后,其昔日手下掌握军权,并助其夺得皇帝位的弟兄们,仍对其忠心耿耿,虽然手握军权,并无异动表现。
但是,赵匡胤,鉴于自己手握重兵夺取后周孤儿寡母皇位,唯恐手握重兵的弟兄,再演自己导演的历史剧,作为“黄袍加身”的老导演,怎么可能放心得下,历史剧不再重演!因而采取“杯酒释兵权”,为的是的稳定皇权、弟兄好聚好散的一种策略而已,勿使“黄袍加身”的历史剧再重演!仅供参考。
谢邀。
首先,我们要知道“杯酒释兵权”是不断演绎的结果。
从当时人留下的笔记来看,这个故事有不断加工的痕迹。
宋真宗朝宰相丁谓在《丁晋公谈录》只记载了赵普劝赵匡胤解除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压根就没有提到请他们喝酒的情况。
同时期的王曾在《王文正公笔录》则说,赵普多次劝赵匡胤解除石守信等人兵权,赵匡胤不得已,才请石守信等人喝酒,这里添加了宴饮情节,正式形成了“杯酒释兵权”的版本。
到了司马光时代,他在《涑水纪闻》中也沿用了王曾的说法,套用了宴饮叙旧这样温馨的情节。
但是“杯酒释兵权”的事情却在官修史书《太祖实录》和《三朝国史》却没有记载,连元朝人修的《宋史》太祖本纪中只提到“释兵权”并没有提到有宴饮喝酒的事。
只在《宋史》石守信列传中提了一下,估计也是受到王曾、司马光笔记的影响。
从此可见,“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是后人不断演绎加工的结果,就是为了突出宋太祖的仁义。
这应该算是一种投桃报李,赵宋“兴文教,抑武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文人士大夫自然要把皇帝包装粉饰一下了。
其次,“释兵权”势在必行,这是残酷政治斗争的规律唐末五代以来,“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赵匡胤本人就是通过掌握军权夺取政权的。
有这样经历的人,自然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对身边实力强大的武将猜疑。
五代以来人主怀疑大将甚至逼死逼反大将是屡见不鲜的。
这次轮到赵匡胤面对这样的问题,他自然不会顾得情谊仁义了。
尤其是他称帝不久就接连发生李筠之乱、李重进之乱,虽被平定,但是他身边像李筠、李重进这样的大将可是实在太多了,解决他们势在必行。
即便是解除了这些武将的兵权,对于一些外放地方任节度使的武将,宋太祖也是动过杀念的。
如对韩重赟,“时有谮赟私取亲兵为腹心者,太祖怒,欲诛之”。
不管怎么样这些武将的兵权是解除了,为了彻底防止后患,他做了以下的事情才是真格的。
1、将领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改革枢密院,由文官执掌,有发兵、调兵之权,三衙统领执掌禁军,有领兵权却无调兵权。
2、内外相制衡。
宋太祖把全国军队分为两部分,一半屯驻在京城,一半戍守各地,使内外军队互相制约,防范变乱发生。
3、兵将分离。
军队轮流驻防,定期调动,让“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4、收藩镇精兵。
命令藩镇军中骁勇者,都选送京城禁军,而地方军队只余下老弱病残,编成厢军,使得地方无足够军力对抗中央。
此外在地方财政权上,行政权力都有各种办法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使得地方武将造反几乎可能。
综上所述,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背后有着权力的斗争,采取的是强力手段,虽然没有出现逼反武将导致叛乱,但是“杯酒”之类体现出的温馨和谐不过是文人的美化,是一种充满浪漫色彩的描述。
毕竟宋太祖还是用毕竟和平的手法、较容易地解决了武将尾大不掉的问题。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学识有限难免不足,欢迎各位交流讨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