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楚这个问题前你得了解什么叫巡抚。
巡抚,巡抚,代天子巡游安抚百姓的钦差。
类似于汉朝中后期的刺史。
汉朝前期,天下分为九州,各州最高长官是州牧。
后来,州牧权利过大,中央就向有的州派遣刺史,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
巡抚也一样,明初各省都行政最高长官是布政使,负责检察地方的叫按察使,负责掌握地方军队的叫指挥使。
这三个衙门统称为三四衙门。
总督是军事体制和所谓巡抚是不搭噶的。
总督不掌握民事,但是,掌握兵权,而且根据明清文官掌兵的尿性,这些总督很多都是文臣。
在官僚体系里人脉要远远大于刚刚外放的巡抚,另外总督是一品,巡抚一般品级很低。
一般是翰林出身或者都察院,御史道出身的清流。
有的只有七品。
当然又来巡抚都是三品,但是总督依然要压巡抚一头。
以清代的官制来说,总督比巡抚大,但巡抚也不至于跪拜总督。
从官阶来说,总督是正二品文职外官,而巡抚只是从二品,两个官职差着一级。
必须要说的是,总督除包括各省的总督以外,还包括河道总督、漕运总督,这两职可能官至从一品;至于巡抚,只有各直省才设巡抚一职。
按照清代官场礼仪制度,仪节有肃、跪、叩之分。
从三品以上官员通常无需行叩礼。
不同品级,下管见了上级,有不同次数的素、跪、叩仪节。
普通的巡抚与总督,官阶只差一级,并且巡抚已经是从二品的身份,对总督通常行“肃”礼。
肃,简单说就是肃立、立正。
一品以内的官阶差别,只需要“一肃”。
但正好差了一品的,起码要作个揖了。
不同的总督,有各自的权力范围,不是每个总督都有地方行政权。
普通的总督具有所辖省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在其所辖省来说,他就是二号皇帝。
但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只具有所辖事务方面的权限,而非地方权限。
巡抚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但主要职责偏于法律、人事、监察等方面。
巡抚与总督都具有所辖省份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只是偏向性不同。
简单解释的话,就是总督负责实务工作更多,巡抚负责文案工作更多,实权略小,但巡抚有相当程度的监督总督的权力。
驻防将军和提督都是从一品衔,比总督大一品。
两江总督通常有加衔,比江宁将军之流职位更高。
负责军队的,永远都是以总督为主要领导者。
总督的责任范围偏于实务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