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线、织、绳,这些字与丝、线、纤维有关。
纵观几千年历史,中国纺织业、纺织术,都是从蚕丝向棉纱和纤维一步一步演绎与发展的。
早期的蚕丝生产、加工、出囗。
自古中国为世界丝绸生产出囗大国,"丝绸之路″四字足以说明中华民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后来又由蚕丝演变为棉纱,形成规模工业化。
随后又发展到纤维,大量生产。
"纺″、"织″业、棉纱生产,纤维制作,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一一一棉"线"、"绳″产品,都与丝、线、纤维相关。
因此,古人在造字的时候,根据产业性质和特点,在古汉字上创造"了绞丝″旁。
即凡属与丝有关的名词、产业名称、动词,都得用上"绞丝″傍。
.所以,纺、线、织、绳,这些字,统统与"丝″有关,密切相连。
这些字都带“丝”旁,所以都与丝有关。
中国是一个丝绸的国度,大概比瓷器更能代表中国。
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了。
到了商代,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有了复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
商代也是甲骨文的发源地,已经有了成熟的文字。
“丝”本身是象形字,与丝有关联的字用丝旁组成“形声字”是很自然的事。
由此,我还想到了一个字“纸”,为什么也用丝旁呢?这是因为在西汉的灞桥纸、东汉的蔡侯纸出现之前,纸是用帛做的,只能用于颁发帝王的圣旨。
与纸有联系的还有一个字“策”,策是没有纸的简书时代,把一片竹简卷起来用绳捆起来为一策。
汉文帝时,皇帝出题目,下臣、士人出对策,用策论选拔人才。
年仅二十岁的贾谊从容对策,大谈治国谋略,被擢升为博士。
社会发展迅速,从无纸化到有纸化,现在又将进入“无纸化”。
但“决策”无时不在,成为各级各类组织管理的核心。
一斑窥豹,汉字博大精深,每个字都刻着一段人类的文明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