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乏其身

空乏其身,第1张

空乏其身 如何看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大家好,我是襟亚。

关于这句话我是这样认识的:它是一个智者的良言,既讲出了“困苦磨练”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也对那些身处“艰难逆境”中的人进行了鼓励。

总体上,是在阐述“逆境成材”的道理,并提醒我们对下一代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在这就段话的前面,孟子列举了几个在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人物。

他们分别是: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和百里奚;并列举了他们在成就一番大事业之前,都曾从事过非常辛苦的底层工作,身体和精神都不同程度的遭受过磨难

这句话是对前面这些例证的总结,最后补充说:“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表明正因为这些苦难,他们变得比原本的自己更加强大。

也就是说,正是这些磨难成就了他们了。

在下面的一小节中孟子还进步一说明了一个更为深刻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是经典的儒家著作,它的理论宏深高远,说理透彻明晰,处处充满令人叹服的智慧。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下》第十五小节。

作为精悍经典的文言议论散文,这一小节历来受人喜爱。

其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几乎成为一个真理,被很多人所信奉。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课本版)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是作者为他的论点进行的道理论证,依据就是舜、傅说等六个人的具体事例。

我们根据这六个人的经历可以看出,磨难对于他们最终成为伟大的君王、名相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六个人都是逆境成材的典范。

历经磨难的人更具深度和宽度,挫折教育是每一个都应该接受的教育。

孟子引用的例子都是大人物,中心论点也是个大道理,但是对于普通人同样是适用的。

既便是我们普通人,经过困难磨砺和未经风霜雪雨的,在处事为人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刨除了人和人本身具有的品性上的差异,“锻炼”是个非常重要的后天因素。

我们今天的许多人,在父母师长的呵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一旦走进社会,稍稍遇到点不顺利就各种想不开,各种意想不到的悲剧就这么不可思议的发生了(媒体报到的这种事例很多,我们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

没有任何挫折教育的教育是非常不成功的教育。

相信很多老师和家长对这个问题都已经比较重视了!小结:我们祖先的智慧白纸黑字的写在书本上,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的想通道理,然后在生活中把它应用起来……

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任正非创办华为30年,是如何一步步让华为由弱变强,领跑世界的?想当年,一个43岁的男人,在经营中被骗了200万,被国企南油集团除名,曾求留任遭拒绝,还背负200万债务。

老婆又离婚,他一个人带着老爹老娘弟弟妹妹在深圳住棚屋,创立华为公司。

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经验,看谁都比他强的一个人,成功逆袭,用27年把华为带到世界第一!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改变人们的购物方式;想当年创业初期何等艰辛?在互联网还不被人熟知,没有全面发展的初期,马云四处奔走,将自己的创业想法说给别人听,想要以此来获得融资,或者通俗一点来说,想要获得他所需要的人才来为自己的梦想铺路。

当时情况下,马云只能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但是他不懂技术方面的事情,如何将别人见都没见过的互联网推销出去,这是一个问题。

这就导致很多投资人不相信他,甚至认为他是搞传销的。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最终有梦想的马云成功了!正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路漫漫其修远兮!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创业初期的迷茫和困惑,也有触底的阵痛期,但是他们不忘初心,锲而不舍,最终触底反d,成就了辉煌人生。

我是“浅浅一笑有酒窝”,欢迎留言评论,我们共同提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209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