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合璧

诗韵合璧,第1张

诗韵合璧 为什么《诗韵合壁》中将韵母为“un”的字放在“十三元”韵里呢?

《诗韵合璧》系清代汤文璐总结前代各韵书之长编辑而成的韵书,共有 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 30韵,入韵17韵。

清代文人作诗多查阅此韵书。

《诗韵合璧》上平声十三元包括: 元原源园猿辕坦烦繁蕃樊翻萱喧冤言轩藩魂浑温孙门尊存蹲敦墩暾屯豚村盆奔论坤昏婚阍痕根恩吞沅媛援爰幡番反埙鸳宛掀昆琨鲲扪荪髡跟垠抡蕴犍袁怨蜿溷昆炖饨臀喷纯,共七十五字)我们看到,《诗韵合璧》将存、孙、门这些韵母为un的字归入韵母为uan的元韵部里。

这是因为我们作诗是按照韵部押韵的。

韵部和韵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属于音韵学和语音学,它们的划归标准不同。

音韵学把发音部位一样音色近似的元音可归为同一韵部,而不是要求韵母完全一致。

即使不同韵头的字,尽管读音不同,只要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也算是韵部相同,可以互相押韵。

元、存、孙等韵母分别为uan、uen,韵头韵尾相同,a、e这两个主元音发音部位相同,汉语拼音方案把辅音后的uen省写为un,这是符合音位原则的。

这样,《诗韵合璧》把存、孙、元归于同一个韵部,就不难理解了。

问题:为什么《诗韵合壁》中将韵母为“un”的字放在“十三元”韵里呢?...... 前言《诗韵合壁》是清朝人的书,但是内容是宋朝的平水韵,所以不是《诗韵合壁》中将韵母为“un”的字放在“十三元”韵里,而是平水韵把韵母为“un”的字放在“十三元”韵里。

一、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不押韵吗?今天学古诗词诗已经不学作诗了,只学背诗和赏析,因此多数人对十三元没有概念。

十三元最耳熟能详的诗估计您一定能背过,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在朗诵这首诗的时候,会觉得怪怪的,因为这首诗用普通话读起来根本就不押韵,“原”的韵母是uan,昏的韵母是un,难道李商隐不知道不押韵吗?二、平水韵的十三元合并了唐韵的三个韵部宋朝继承了唐韵,初期修有广韵和集韵,后来又合并了原有韵书的邻韵,改编而成平水韵,清朝的佩文诗韵、诗韵合壁其实就是平水韵。

平水韵的十三元合并了唐韵里的三个韵部,先看看《平水韵》 的十三元常用字如下:元原源沅鼋园袁猿垣烦蕃樊喧萱暄冤言轩藩媛援辕番繁翻幡璠鸳鹓蜿湲爰掀燔圈谖.........魂浑温孙门尊[樽]存敦墩炖暾蹲豚村屯囤[囤积]盆奔论[动词]昏痕根恩吞荪扪昆鲲坤仑婚阍髡馄喷狲饨臀跟瘟飧棔老街把他们分成了两组,可以看到第一段原、轩、言等字的韵母是uan、an;第二段的魂、孙、门等字的韵母是un、en。

因为同在一个韵部,所以李商隐的诗当然是押韵的。

这两段字在唐朝是一个韵部吗?当然不是,唐韵里这是三个韵部:魂、痕、元。

用现在拼音来分辨韵母分别是un、en、an三部分(当然古人没有拼音,用现在的方式区分也不完全准确)。

不过这三个韵部在唐朝就是允许通用的,因此在宋朝的《平水韵》中,这三个韵部就直接合并成了今天的十三元。

三、十三元里un、en、an混用在魏晋南北朝就可以看到“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江淹是南北朝的著名诗人,他的《 左记室思咏史》全部押韵后来的十三元 ,可见宋人合并韵部是有着广泛的依据的:韩公沦卖药。

梅生隐市门。

百年信荏苒。

何为苦心魂。

当学卫霍将。

建功在河源。

珪组贤君眄。

青紫明主恩。

终军才始达。

贾谊位方尊。

金张服貂冕。

许史乘华轩。

王侯贵片议。

公卿重一言。

太平多欢娱。

飞盖东都门。

顾念张仲蔚。

蓬蒿满中园。

三、该死十三元因为魂、痕、un、en特别容易和【上平十二文】、【上平十一真】混淆,所以十三元常常被诗人混用而犯错误。

老街写过一篇《”状元郎“被诗韵绊倒 曹雪芹马失前蹄 什么是该死十三元?》,说的是清朝的大才子,在科举考试中把十三元与其他韵部搞混了,因此落韵被降级录用。

大诗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有一个字落韵了,就是林黛玉对的一个“宣”字,这个字在《平水韵》的下平一先,不属于十三元。

湘云只得又联道:觥筹乱绮园。

分曹尊一令,黛玉笑道:“下句好,只是难对些。

”因想了一想,联道: 射覆听三宣。

骰彩红成点。

十三元里有“喧、萱、暄”三个字,但是“宣”自己却在下平一先,是不是有点烧脑?结束语十三元的un,en,an混用是有着历史传统的,跟清朝人没有什么关系。

@老街味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232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