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坐针毡”的意思,就是指一个人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
“如坐针毡”所形容的就是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那“如坐针毡”的典故出自哪里呢?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主人翁又是谁呢?“如坐针毡”是出自《晋书·杜锡传》,书中是这样记载的:“舍人杜锡,性亮直忠烈,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从这不难看出,“如坐针毡”历史典故的主人翁就是太子中舍人杜锡。
杜锡,是西晋名将杜预之子。
他从小就学习刻苦,得以成为了满腹经文的人物,因此长大后,颇有盛名。
杜锡曾在长沙王那里做过文学侍从,后来就调到愍怀太子那里,升为太子舍人。
所谓的太子舍人,就是掌管处理太子宫中事务的官员。
这愍怀太子是谁呢?他就是晋惠帝司马衷之子司马遹。
司马遹从小就很聪慧,很有其祖上司马懿的风范。
司马衷继位后,他被立为太子。
但可惜的是,司马遹不是皇后贾南风之子,所以后来就受到了贾南风的迫害,结果,司马遹被废去太子之位,并贬为庶人。
而到了公元300年,司马遹又遭到了杀害,当时他才23岁。
司马遹惨死,直到后来贾南风失势,司马遹才得以被追赐谥号为愍怀,并恢复太子的名位。
愍怀太子司马遹在小的时候,曾深受其祖父晋武帝司马炎的喜爱。
在司马遹五岁的时候,有一天皇宫内起火,这时司马遹就拉着祖父晋武帝司马炎到暗处。
司马炎就问司马遹:“为什么把我拉到暗处?”司马遹回答说:“在仓促之时,应该防备突发变故,不能让明光照到皇上。
”司马炎一听,非同小可,想不到司马遹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心境,所以就认为司马遹是一个奇才。
后来晋惠帝司马衷继位,立司马遹为太子。
司马遹虽然幼年聪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却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他不仅不像以前那样好学了,而且还尝尝胡闹,甚至还不尊敬师傅,重要的是,他变成了一个不求上进的人。
这时作为太子舍人的杜锡,见到太子司马遹行事乖张,深为担忧,所以就常常的规劝太子。
杜锡本是好心规劝,但太子司马遹却不领情,反而觉得杜锡多事,所以对杜锡很不满。
司马遹为了惩罚杜锡,就让人在杜锡平常坐的毛毯上,暗中插了很多针。
杜锡不明就理,就坐了上去,顿时间,杜锡就被扎的一身血,弄的杜锡非常狼狈。
到了第二天,太子司马遹见到杜锡,就故意问:“你昨天怎么了?”杜锡觉得很狼狈,也羞于开口,所以就说:“我昨天喝酒喝多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太子司马遹听了后,却不依不饶的说:“你平常那么喜欢责备别人,为什么自己也会做错事呢!”杜锡一听,更加觉得羞愧狼狈的,也更让他坐立不安,心神不宁了。
后来,这个历史小时候,就演变成了如坐针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