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五铢钱,这个问题过于笼统了,汉代跨度过长。
五铢钱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金属货币也是形制固定的方孔铜钱。
五铢钱从西汉铸造到隋代,不同朝代都铸造这种以计重作为钱文的方孔铜钱,汉朝使用五铢钱跨度很长,西汉东汉,包括三国的蜀汉都有铸造,之后三国两晋南北朝一直铸造到隋代。
如提问,光是汉代就如此跨度之大,年代之久;所以铸造的五铢钱肯定版式众多,年代不一,价值也一定各不相同。
如题说五铢钱论斤卖,确实有这个现象,现在相对少了,因为宋钱的出土量更大,价值更低,一般普通品论斤以上出售。
汉五铢因为年代久远,最普品的价值相对宋钱略高。
汉五铢钱是汉武帝元狩五年始铸的,“五铢钱”是以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延续秦半两的使用,因秦朝灭亡后,西汉开始也使用和铸造半两钱,甚至还允许一些私铸钱使用,后来还实行过三铢钱,鉴于货币复杂,使用不便等缺陷,最终改革币制统一发行五铢钱,期间也因通货膨胀出现过类似榆荚半两的剪凿五铢和董卓小钱等。
汉代五铢钱价格较高的不多,使用时间跨度大,铸造量巨大,反而蜀汉的直百五铢钱价格较高,其他朝代部分五铢钱有一定价值。
普通汉五铢,品相较高,“锈色可餐”者,价值稍高也有限。
东汉的重轮五铢,品相好者,价值较高。
传形五铢价格也远高于普通五铢钱。
五铢钱还有部分银钱,银质五铢价值较高,唯伪品过多,收藏需谨慎。
附图为五铢钱相关著作(五铢钱版式多且复杂)
汉五铢版别很多,价值不同,经济价值高的应该是金质五铢和玉质五铢,只是太稀少。
五铢钱始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面背均有外廓,面文五铢,横读,钱径一般2.5厘米,标准重3.5克。
起初令各君国铸行,称为“郡国五铢”,铸造工艺有优劣之分,有的造型欠佳,外廓不净,尚留毛刺,钱文字形不规范,有的秀美,有的草率。
武帝在位期间还铸行赤仄五铢和上林三官五铢。
据研究成果表明,所谓赤仄,实际上是指外廓加工工艺,赤仄五铢实际上是指含铜量较高、制作规范、外廓经锉磨而显示出赤铜色的精美五铢钱。
上林三官所铸五铢称为上林三官五铢,上林指上林苑,三官指钟官、技巧、辨铜三令。
三官钱造型美观,制作精细,面背平整,直径2.5~2.55厘米,重3.5~3.8克。
钱面有多种符号,诸如:穿下横廓、穿上横廓、穿上半星、穿下半星、四角决文、穿上三角,等等。
又有传形者。
还有许多版别不一一列举。
发几张图谱,此书2004年出版,上面所标价值与现在的市场价值肯定存在差异,仅供大家参考一下汉五铢的经济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